己摊牌。糟糕,得尽快为自己辩解。然而,秦始皇的情绪显然已非常激动。
秦始皇明白了嬴天的意图,认为赵高必须除去。他用力拍案,对赵高下令:“你这混账,朕曾信任你,将重任交付于你,却换来如此结果,令朕深感失望。来人,将赵高投入牢狱,三日后问斩。其家族男子流放边疆充军,女子送入教坊司。”
赵高还想为自己辩护,但秦始皇已不愿再听,他被侍卫带走,整个过程不超过五分钟。可见,嬴天早有预谋,针对赵高。
赵高想重新赢回秦始皇的信任,但秦始皇已决定保护嬴天,而非赵高。嬴天深知秦始皇的性格,因此将关键证据交给他:“陛下,这是臣在京都搜集到的关于赵公公的新情报,请陛下审阅。”
秦始皇接过文书,急于了解嬴天手上还有多少关于赵高的把柄。翻阅后,他发现赵高竟开设了 ,许多朝廷重臣都是常客,秦始皇愤怒至极。
“你们在我眼皮子底下玩弄手段,视朝廷法度何在?”秦始皇盛怒之下,嬴天也连忙跪下。朝臣们深知危险临近,因与赵高利益相关,如今赵高倒台,他们亦难逃厄运。
底下官员不再为自己辩解,也不敢询问嬴天出示的内容。秦始皇极为愤怒,下令处死败坏风气者,但嬴天提出:“陛下,幕后的主使者是胡高,骤然罢免众人恐引轩然 。此事涉及皇家机密,需慎重处理。臣已暗中搜集了一些人的把柄。”
此时,嬴天展现出太子的气度,早已开始打压不支持自己的人。秦始皇对群臣的处罚毫不留情,所有人被囚禁。同时,嬴 排亲信接替他们的职位【
在最高的宝座上,秦始皇忽然意识到,身处高位的代价或许就是身边的人并非真心相待吗?他明白,赵高作为父皇的心腹,深得信任,却做出了背叛。尽管父皇多年给予赵高诸多恩惠,视其为绝对倚重,但赵高还是选择了背离。赢天想安慰父皇,但看着父皇孤独地坐在高高皇位上,他犹豫了。父皇一生经历丰富,相信能独自处理赵高的事,因此赢天决定暂且退后。
就在赢天即将离开大殿之际,秦始皇唤住了他。“赢天,你留下,陪朕聊会儿。正好有些事情想问问你。”赢天听秦始皇这么说,只好折返回来,与他交谈。
赢天缓缓走到秦始皇下方,方便秦始皇与他交谈。而秦始皇突然叫住自己,定是没什么好事。刚才在朝堂上,赢天几乎毫不留情地揭露赵高的罪行,这在大殿上无疑让秦始皇颜面扫地,仿佛逼迫他处置赵高。赢天已将赵高所有的劣迹抖落,秦始皇即使想庇护,也难以保全罪行昭彰的赵高。因为言官在侧,如果他不公正处理,明日很可能遭受世人的指责,质疑他的君主能力。
秦始皇沉默片刻后,抬头凝视赢天,严肃问道:“你是什么时候察觉这一切的?或者,你何时开始觊觎东宫之位?”赢天明白无法逃避秦始皇的质询,于是坦白道:“自从您将我们兄妹孕育出世,我们岂非就有此念头?否则,仅凭皇子身份,等待其他兄弟的打压吗?”
秦始皇知道皇子间的储位之争和嫡庶差异,超越并非不可能,但他更希望孩子们和睦相处。然而,看到儿子间相互竞争,最终导致骨肉相残,秦始皇深感痛心。他并不希望这样。
“父皇,赵高并非善类,他的所作所为您并非不知,只是未料到他野心如此膨胀。”赢天停顿后继续,“父皇,一个赵高不足为惧,更何况他心怀恶意。自我回京后,我就开始布局了。”
见赢天如此坦诚,秦始皇没有多说什么,只提醒:“以后别再这样做了。”赢天理解,点头表示:“若无他事,儿臣先行告退。”离去后,秦始皇独自思考如何面对未来,除掉了心腹赵高,还有诸多挑战。
赢天回到东宫,蒙恬已在等候。赢天将文件交给蒙恬,神情凝重地说:“蒙恬,赵高之事已解决,我已向父皇反映他的问题,现在只需等待问斩。派人去询问他尚有何遗言,务必在严刑拷问后才可信。同时,还需你清理赵高的亲信,务必不留活口。”
蒙恬接过文件,发现其中详列了赵高手下人的职责、住址甚至家庭成员情况。他明白赢天的意图,是要铲除赵高的后台。蒙恬虽有疑问,但见赢天疲惫不堪,便没再多问。关于早朝时秦始皇质问赢天的事情,东宫内外早有耳闻。众人认为赢天虽胜,却是险胜。他扳倒赵高,却失去了秦始皇对赵高的信任,可谓得不偿失。赢天过早暴露实力并非明智之举。
坐在座位上,赢天揉了揉眼睛,这几天他忙于寻找赵高的破绽,几乎昼夜不停。由于赵高在朝廷的复杂关系网,赢天不得不费尽心思,犹如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然而,为求前程,他不得不拼命工作。若非赵高身边庸人众多,赢天可能无法迅速抓住把柄,彻底扳倒赵高。这时,负责保护王烟的密探归来,带回了情报……
在遥远的边疆城池,王烟依然致力于城池的发展,带领民众加固城墙,甚至亲自教导军民作战和劳作技巧。他在那里的声望日益提升,赢得了当地百姓的心。成为儒家大宗师后的王烟,实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