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武县。
战局日渐紧张。
叛军们近来的日子十分难过。
顾熙并没有丝毫的手下留情,自怀县一役之后,便以雷霆之势攻打叛军,打的叛军节节败退。
旬日之间,便已彻底将叛军逼退至太行山南麓与黄河之间的密林、水泽之中。
此地确实是一处适合藏兵之地。
且最关键的是,叛军之中显然是有了解此地地形之人。
在地利的加持之下,竟真的稳住了局势。
对此,顾熙亦是无可奈何。
此地地势多变。
虽有密林,但因靠近大河、丹水,水泽亦是众多。
他连火攻都不能用。
在不了解地势的情况之下,只能派人封锁住了沁水河道,打算断叛军粮草,将整个叛军拖死在这里。
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叛军接连有人突围。
但如此地势有优自有劣。
顾熙只需要着人占领高处关隘,射杀突围者,便可将所有叛军都挡在这里。
如今天下,可以说所有人都在关注着河内的战场。
这场大战虽名为顾熙平叛。
但暗中的博弈,除了生活在最底层的百姓之外,又有谁能看不出来?
当听闻这个消息之后,四方皆震!
哪怕早已知晓顾熙之强。
但如此战况,亦是震惊到了所有人。
这些人可不是那些没装备没训练过的叛军啊!
竟也扛不住顾熙的进攻?
整个大汉的气氛,于这一日起仿佛都变了。
各地暗涌不断。
虽然没有人会愿意去当这个出头鸟,但他们也自不可能放任顾熙再这样下去了。
几日内,各地叛军接连而起。
声势之大,震动天下。
这些叛军就如同是提前约定好了一般,直奔河内而来。
但顾熙对此亦不是没有准备。
他为何没有与顾氏以往的盟友联手?
因为此事联合就是天方夜谭。
世上怎会有一直不变的联盟呢?
昔年与顾氏联盟之族,虽然他们还比不上顾氏,但无一例外皆是当今天下最为显赫的一批人之一。
顾熙此次要做的改革最影响的便是他们。
联手之举就是天方夜谭。
但这个时代就是这样,顾熙此举能伤害到一批人,那就对一批人有利。
他这么做,就是要重新分配资源的。
谁又能不眼红世族的地位呢?
以当前天下之局势,谁又看不出来顾熙到底是要做什么?
这是属于两个阶级的博弈!
哪怕这些人都不会浮于水面之上,只能于暗中出手,但对当前局势而言却已经足够了。
各地既有叛军,那便自有义士招募人马阻挡。
当初顾熙那个鼓励“寒门”的政策可还在。
面对这所谓的叛军,平叛就是天生占据着大义。
一时之间,天下风云四起。
孟津关。
作为洛阳八关之一,整个孟津关的地理位置十分的重要。
不仅仅是洛阳以北的门户之一,同样还是黄河的重要渡口,可称为交通枢纽,贯穿南北。
顾熙于整个洛阳八关内的安排极多。
其中控制整个关隘的将领,都是顾氏的死忠。
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巨鹿子弟。
世代受顾氏恩惠。
并且每一道关隘之中也不是只有一人,上下将领之中几乎有大半都是这种。
但无论是再怎么严密的守备亦或是会有漏洞。
任何人在面对巨大的利益之时,都有可能会变成魔鬼。
——就在昭宁二年,七月二十。
八关几乎同时生变。
有甲士相继杀向自己的什长,甚至还有什长率领麾下之人杀向军侯。
这注定是一场大变。
没有人知道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面对这内部的突然叛乱,镇守关隘的将军虽然反应不慢,但亦是根本都来不及阻挡。
又有谁能想到呢?
这可是洛阳八关,是大汉这个都城的最后一道防线。
从刘秀再立大汉至今。
洛阳附近何时生出过叛乱?更何况还是从内部发生的?
而就在大变之后。
何太后的手书亦是相继传开。
这手书迅速稳住了那些毫不知情的将士。
整个洛阳八关于这一日洞开,董卓就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引兵直穿孟津,渡黄河而绕道丹水河谷,以避免被顾熙的斥候所查。
进而直接杀向河内。
董卓这一次显然是做了十足的准备。
饶是至今,他都未曾将此次到底要袭击何人告知给属下。
只是率军极速奔袭。
他原本的想法是直接袭击顾熙军后方。
但麾下一名名为“贾诩”之人,则是给他想出了个办法。
那便是分兵两路,一路袭顾熙辎重大营。
另一路则由他亲自率军袭击。
按照贾诩的话来说,那便是此举无论结局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