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历史军事>万历明君> 165.第164章 复餗之忧,积羽沉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65.第164章 复餗之忧,积羽沉舟(3 / 4)

去。

康古鲁闻言打趣道:“说不定你哪天就走投无路了。”

努尔哈赤白了表哥一眼,心中暗啐一口乌鸦嘴。

他可是要做铁木真的人,怎么能走投无路。

两人交谈的功夫,已经有五六人站到那汉人祭司身后了,准备跟着去往“应许之地”了。

后者还在神情显然很是满意,留下一句有汉人奴隶,他们也可按市价赎买,送到板升即可。

而后才领着人离开。

商队首领有些不满,却忌惮于在外虎视眈眈的骑卫,只好忍气吞声。

……

吕南川清点了一下这次“皈依”的信徒。

约莫七十余人。

满意颔首,朝商队首领拱手道谢,也不等回应,径直打马掉头,向左右吩咐道:“走吧,将皈依的信众带马上,咱们先回板升。”

说罢,便轻轻甩动了一下缰绳。

马上带了人,吕南川走在前头,放缓了速度。

兴许是百无聊赖,左右凑上前来闲聊:“教尊,一年六斗谷,是不是有些太多了,咱们要不要……”

话未说完,一鞭子骤然甩在了后背,让开口说话之人闷哼一声,差点一个趔趄栽下马来。

吕南川面色难看,时左时右盯着身边几人,看得几人纷纷低下头不敢直视。

他冷冷开口:“咱们都是被朝廷的贪腐虐民赶到塞外来的,怎么就不学点好呢?”

众人默然。

吕南川说完这句后,放缓了神色,给众人一个台阶下:“再说,这谷也不是我出的,想做这个主都不行,难道要我为了一顿饱,以后顿顿挨饿吗?”

板升发展至今,吸纳各族流民之多,已然高达十万人之众。

自给自足其实是没问题的。

不过要想活的体面,乃至豢养骑卫,就有些天方夜谭了。

方才挨鞭那人练练赔笑:“教尊说的是,是我目光短浅了。”

有台阶,众人纷纷就借坡下驴了。

另一人开口道:“教尊这话倒是在理,这半年里,宣大那边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可比以前大方多了,马匹,甲胄,跟不要钱似的,咱们可不能因小失大,得罪了那边。”

吕南川闻言,莫名其妙叹了一口气:“世道就是这样,咱们为了半两碎银颠沛流离,但对有的人而言,不过是账面上的数字罢了。”

他摇了摇头,结束了这个话题,问起正事:“这次出来募了多少人?”

左右连忙汇报:“教尊,这次出来,入教的拢共有二百人,还有一百多个买的奴隶。”

吕南川啧了一声:“竟然这般艰难,你们说,我祖父当年是怎么振臂一呼,就在山西聚啸上万人的呢?”

众人讷讷无语。

也不好意思说有可能是朝廷替你祖父吹的牛。

有眼里见好的,连忙见缝插针:“教尊,这可不一样。”

“朝廷腐朽堕落,致使百姓民不聊生,吕公当初应世而出,欲以真空家乡引渡世人,百姓自然夹道以迎。”

“万人?那是山西的极限,并非吕公的极限。若是在江南,恐怕十万、百万不止!”

“而塞外就不一样了。”

“百姓安居乐业,一片欣欣向荣。”

“经历的苦难不足,自然对真空家乡兴致缺缺。”

众人看了一眼这个护法,不由心中赞叹,这种牛也能吹得出来,难怪每次引渡教众都收获满满。

这个角度,就算是刀架在自己脖子上也想不出来啊。

吕南川还是保持清醒的,闻言只是乐得一笑。

护法口中的吕公,也就是他祖父,指的是吕明镇,山西白莲教教尊是也。

一生热衷于钻研教义经典,救死扶伤,闲暇时偶尔造反。

但运气不太好,一次造反的时候没注意进场时机,被朝廷抓住给砍了。

好在白莲教嘛,散是满天星。

吕明镇虽然被砍了,但他的徒弟赵全,还有儿子吕西川都跑掉了,就近投靠了俺答汗。

汉奸跟外族合流,那可不得了,直接就搞大事。

赵全、吕西川二人励精图治,招揽亡命之徒,劝降边军,度化百姓,竟是弄出一个部落来,直接让俺答汗给赵全赐了个酋长身份。

但酋长这个称号,肯定是不符合汉人审美的。

于是,赵全就在板升仿造皇宫的规制,兴建“蟾宫”、“凤阁”,自号大司马大将军,开府建制,吕西川修建“道廷”,号称道祖。

不仅如此,两人还很会做人。

自己给自己升官,那上司不就尴尬了么?于是,二人又出谋划策,劝俺答汗登基称帝。

修建城池和宫殿,举行登基仪式一条龙,全给俺答汗安排上了——虽然朝廷听闻后,给自己和俺答汗留了退路,对外声称大风吹倒了宫殿的大梁,压死了几个人,俺答害怕之下,根本没敢住进去。

这还不算。

白莲教开府建制后,热衷于享乐的同时,搞事情的节奏也没放下。

隆庆元年九月,“汾石之祸实全等本谋也”——汾石之祸,也就是石州之变、汾州之变,两场大战,都是赵全、吕西川谋划的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