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历史军事>万历明君> 202.第196章 纷纷茫茫,道阻且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02.第196章 纷纷茫茫,道阻且长(4 / 5)

转过头,眼神在任铠与赵焞身上来回打量:“所以,草场是不缺草料发的,而是当真只需要这么些草料交到各营卫手中。”

“若是这事是真的……”

朱翊钧顿了顿,目光落在太仆寺卿赵焞身上:“赵卿,你来告诉朕,如今我朝各军,究竟养了多少马?”

赵焞闻言,面色骤然煞白!

这就是方才他非要与任铠纠缠的缘故。

这不是贪了多少的问题!而是大明朝的养的马,究竟多少水分的问题!

吃九十四万束马草的养马规模,与吃二十九万束的规模,那就是天壤之别!

总不可能是兵丁自费养马!

那么,这些年的马都去了哪里?

以及,大明朝纸面上的骑兵,有多少水分?

赵焞嗫嚅半晌,实在接不下皇帝这问,双膝一软,跪倒在地,凄声道:“陛下,臣方上任半年,实不知情。”

侵占草场算他个失职,他接了也就接了。

马政这种国朝根基,扣他头上是真要死人的。

一旁全程观望的礼部尚书汪宗伊突然低下头,见这场景,不由喟然一叹。

难怪敢这样肆无忌惮侵占草场,丝毫不惧草束之用。

难怪区区侵占草场这等小事,就有青紫官员连夜摔死。

原来根本没有这么多马匹需要喂养……

汪宗伊看了赵焞一眼,深吸一口气,按下胸膛的燥意。

这就是为什么起初皇帝杀性过重,他还极力劝谏,而不过十余日之间,他便悄然转变了态度。

这些人,当真是国之蛀虫!

难道不知道马政是国朝根基么?难道真的不介意边军不堪一击,随时会让鞑靼长驱直入么?难道真的寄希望于北方蛮子们的善意,入关后会善待汉人么?

别说是皇帝,就连他汪宗伊,此刻都忍不住烦躁难耐,杀心难抑!

说什么不知情,简直令人齿冷!

这时候,兵部侍郎陈经邦似乎心有灵犀一般,勃然大怒,喝道:“你这厮从苑马寺到太仆寺,少说也有五六年了!岂是一问三不知便能脱罪!”

这当真是留下了好大一个窟窿给他。

如何能忍住不怒!

赵焞也没去看陈经邦,只是朝皇帝连连叩头,慌忙解释:“陛下!臣在苑马寺时,多受太仆寺节制。升任太仆寺时,顶头上司又升任了兵部侍郎,臣从未实掌过马政草场!还望陛下明鉴!”

陈经邦再度大怒欲言。

却见王锡爵抢先一步,突然开口呵斥:“死到临头还在胡乱攀咬!说你自己的问题!”

推过是所有罪官的本能。

这种没证据的事,胡乱拉人下水,听都不用听。

总不能因为是主官,便要推出来抵罪,谁还没个上官了。

王锡爵作为吏部尚书,有义务替皇帝控制事态的影响。

尤其赵焞口中所攀咬的,分明就是晋党的罗凤翔。

这位晋党是杨博提携起来的,往上还有兵部尚书石茂华,阁臣王崇古,乃至致仕的前阁臣马自强,谁知道到哪里为止?

真要放任这样一层层攀咬,事情就收不住了。

尤其还在度田清户的关口,捕风捉影的事情不能做。

就在这时,一声叹息响起。

“朕知道你说的是罗凤翔。”

众人转头看去。

只见皇帝神情感慨,兀自摇着头。

汪宗伊见状,犹豫了片刻,还是出言劝道:“陛下,当还是让都察院查过之后才好定论,不可偏听偏信。”

这是老成持重之言,群臣纷纷点头。

总不能以后下属渎职,便说上官管着,自己一概不知吧?

朱翊钧点了点头:“朕知道,罗侍郎是否牵涉其中还未定位,甚至马政是不是有弊,尚在两可之间。”

“都得查了才知道。”

汪宗伊拱了拱手,正要口呼圣明。

却听皇帝再度开口:“但这事都察院查不了,不把兵部翻个底朝天,哪里能找到蛛丝马迹。”

这些年吏部、户部,一个人事,一个钱袋,他都是抓着不放的。

而礼部跟兵部,都在晋党手里捏着,朱翊钧给予了充分尊重。

礼部马自强回应了这份尊重,历来都很配合。

而兵部石茂华,就一言难尽了。

水泼不进,都察院去查估计罪行都得堆在眼前这位太仆寺卿头上。

王锡爵闻言,突然上前一步:“陛下,臣可回京佐之。”

朱翊钧一时没有答话。

半晌之后,皇帝终于终于作出了回应。

只见朱翊钧突然毫无征兆抽出蒋克谦腰间长刀,寒光凌冽。

刀光映照在赵焞脸上,其人身子骤然一软。

他瘫倒倒地,神色惊恐,两腿略有些抽搐地蹬着地往后缩——皇帝莫不是憎恶自己牵扯出了晋党,要杀人灭口!?

群臣见皇帝持刀,纷纷动容。

汪宗伊眼皮一跳,连忙上前一步:“陛下……”

朱翊钧摇了摇头,突然刀口一转,折住袖袍,轻轻一挥。

一片破布飘在半空中时,被一只手掌一把拽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