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后世一直到2015年,《vogue》的总编温图尔来访中国。
在参观拜访郭沛、马可等几个内地顶流的设计师后直言,她没有看到中国的时装设计和国际接轨,这令她感到非常遗憾。
这位温图尔,就是《穿普拉达的女王》里面的那个毒舌“女魔头”原型。
实话难听,国内因为时尚文化的缺失,确实没有太拿得出手的设计师和经典系列。
关键是放着我们几千年的文化瑰宝和美学宝库,没有一个设计师能充分地发掘中国元素,仅仅是刻意地堆砌。
路老板想了想,决定提前抄一个设计给小刘穿。
“郭老师,不介意的话,我有一个设计思路,看看能不能提供些参考。”
郭沛心里不是很愿意,她认可和佩服路宽的导演才能,但是在自己面班门弄斧服装设计。
这不是对自己的蔑视嘛!
不过路老板现在在国内的声势正隆,在娱乐圈里算是一方诸侯,郭沛也不愿意得罪他。
算了,你想献丑就献吧。
“路总,给。”
路老板看出她面色的不自然,当即也不作声,接过设计板就开始素描涂画。
刘伊妃看过路老板忽悠人,看过他吹牛逼,看过他拍片教人表演。
他还有这才艺呢?
小姑娘禁不住好奇,凑过头看去。
前文提到过,相当一部分导演的美术功底都是很深的,至少是在手绘这一块。
因为导演在创作电影的过程中,需要具备强大的视觉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路宽怎么和曹宇,或者现在的赵飞来传达他的镜头设计意图?
通过自己手绘的分镜头脚本。
像国内的小钢炮,本身就是美工出身,人长得磕碜了点儿,但手里活儿真不差。
老谋子的分镜头脚本也很精美。
最出圈当属徐克,无论是当年港片时期、还是后期北上拍片,经常随手一画就是漫画集的速写水平。
这是一幅他在《狄仁杰之通天帝国》里的分镜头场景速写。
差一些的就是那些半路出家的,比如超支门姜纹的“火柴人”。
刘伊妃螓首靠过来仔细看着,一丝发梢撩拨地路老板有些心猿意马,鼻尖传来少女幽香。
他笔耕不缀,很快素描了一副记忆中尚有留存的后世作品。
这是阿玛尼2015年的春夏高定,东方竹韵。
时间有些久远,路宽也不是专业的,只是绘就一个大概。
见郭沛脸色骤变地凝神思考,刘伊妃也好奇地撇了眼路宽,她是没看出来这有多惊艳。
“路导,能说说您的理念吗?”
“开襟绸缎上衣,搭配宽松飘逸的高腰阔腿裤,加上流苏耳饰,和翠竹节节攀升的特性互为隐喻。。。”
郭沛听他洋洋洒洒地说了一大堆,心里疑惑更甚!
因为他的理念之优越新颖,和他绘图之业余粗烂,简直形成了鲜明对比。
一般而言,服装设计分为效果图和平面结构图。
效果图就是模特上身的样子,设计师放在杂志和宣传海报上的都是效果图。
但是自己内部用于制衣的是结构图。
结构图包括了装饰线裁剪和每个关键部位的结构线,裁缝和不同工序上的人员一看就知道这衣服该怎么做。
这路大导演嘴里说得专业极了,包括这个竹韵的设计理念也是天马行空般令人诧异,可是。。。
可是这手上的活儿也太糙了些,根本不像是专业的设计人员。
郭沛有些犹豫,她的确可以按照路宽的要求设计制衣,但万一他是抄袭的呢?
自己在时尚界的名声可就臭了!
郭沛继续试探道:“路导,您的思路和灵感是从何而来?”
她其实很想问你特么是不是抄的。
路老板在忽悠这一块向来是有捷才的:“《卧虎藏龙》。”
“这部电影里的竹子这个意象,给北美观众带来很强的视觉和文化冲击。”
“做中国风的设计就得了解中国文化、哲学、美学,而竹韵表达的就是传统文化里的天人合一。”
想起郭沛的“摊鸡蛋”龙袍,路老板又不无恶意地点出:“我不是很喜欢庸俗化地把什么龙凤、牡丹一股脑地往衣服上怼,这些都是皮,是表象,不能诠释我们传统文化之博美、之宏大!”
郭沛刚想出声分辩些什么,却连同身边的助理一起陷入了沉思。
好一记棒喝!
只有机智小刘在一边隐蔽地翻着白眼。
她不懂设计,不懂时尚,但她懂路宽啊!
这特么显然是又忽悠瘸一个。
许久,才见郭沛视若珍宝地抚平着稿纸的一丝褶皱。
“路导,其实你可以到时尚圈发展,你作为导演,美学造诣当然是非常高的,这个设计又充分体现了您对传统文化的探究之深。。。”
路老板心道我记得能抄的剧本多,服装设计可真没几个。
他淡淡道:“这个时代,电影的话语权掌握在好莱坞和欧洲三大手里,但时尚圈的话语权也是霉国、法国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