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都市言情>华娱浪子,怎么被天仙改造了?> 第252章 内娱地震前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2章 内娱地震前夕(3 / 7)

讲,周讯在票房上又比她们强到什么地方去?”

王小磊默然无语。

事实上,一个影视公司内既有经纪业务,又有影视业务是一件很矛盾的事儿。

因为两个部门的立场是不一致的。

拍电影的导演只想把电影拍好,衡量的第一因素肯定是演员的适配性和票房号召力。

毕竟电影亏了,倒霉的是他们。

但是经纪部门会想着法儿地把自家的演员往里塞,不管是不是合适。

他们也要吃饭啊?

经纪人如果连这种自家出产的片子都争取不到,艺人怎么看她?

在问界之所以没有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陆垚按照路老板的指示,给每个人艺人都规划了发展路线。

你胡戈现阶段就是古偶和电视剧多一些,偶尔上上电影客串一下;

你苏畅就是小妞电影和角色适配好的央视、旅游卫视剧,没有就安心在北电学习打基本功;

还有宁皓和黄博、徐争三人的绑定,张松文的厚积薄发,王保强甚至都派到了彼时关系尚可的华艺这里拿角色。

今年的《天下无贼》大爆,他的傻根形象也顺利出圈,光一季度的代言就接了三四个。

当然,问界用兵兵演《单身男女》,明面上也是一种利益上的交换。

毕竟也不总是打打杀杀嘛。

总体来说,问界的精品影视作品不缺,所以每个艺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发展定位。

问界也不逼迫他们当牛做马去给公司创收,而是按部就班地培养。

后世2005年王金被橙天挖角,《夜宴》的矛盾就是导火索,但归根结底是公司经营理念的问题。

其实王金带着艺人出走对于华艺是件好事,如果让路老板来选择,他反倒希望王金别走。

自她走后,华艺在经纪业务这一块打破了家庭作坊式的管理模式,建立了现代管理制度,反倒是蒸蒸日上,几年后顺利上市。

九十年代初,王金中戏毕业,在一个旅行社做小职员。

在这里她遇到了自己一生的贵人,也是自己在戏剧学院的同学张静林。

这位张静林就是87版红楼的晴雯。

晴雯的老公苏越是港资的天星唱片的负责人,她介绍王金入职,后者在这里学到了那会儿领先内娱很多年的港台艺人的培养模式。

也就是典型的家庭保姆式经纪人。

比如霍文熙之于谢霆风——在谢霆风眼里,霍文熙几乎是姐姐一样的存在。

王金的第一个服务对象是陈道名,那会儿他刚刚通过《围城》荣获飞天奖。

但陈道名人有些清高,在片场和资方、同事的沟通中常常闹得很不愉快。

王金情商过人,很快搞定了他,随后又在热播的电视剧《无悔追踪》中认识了李彬彬。

李彬彬入彀,又给她介绍了任泉,接着是尤勇、胡君、刘威等等。

那会儿内娱能把港台经纪人那一套玩得转的只有王金,她由此名声大噪!

她开创的保姆式经纪人此后被很多人模仿,一直到被现代经纪制度取代,内娱开始向国际标准看齐。

何谓保姆式经纪?

记下每一个艺人的要求和习惯,提前准备好所有东西,从饮食到洗澡水温度都要一一过问。

大概在2000年左右,在李彬彬的引荐下,王金和大小王约定:双方各出75万,成立华艺太和文化经纪公司。

王金旗下艺人全部改签到华艺。

只不过这段蜜月期过得很快,就像是一个家庭中经济条件、社会地位不大对等的夫妻,总会有些隔膜。

华艺虽然这两年一直和问界在艰难对抗,但总体上是在稳中有升地发展。

特别是近期在周军的操盘下和互联网资本的结合,两边的矛盾愈发突显。

周军是要奔着把华艺尽快打造成内娱第一家上市的娱乐公司。

这就要求经纪业务集团化、规范化,摒弃过去的保姆式和代理式做法。

即使现在不改变,在上市辅导的过程中也会被强制要求改变,至少在形式上。

“儿子呢?”

“子健在少年宫学棋呢。”

董志华接下妻子手里刚刚从菜场买回来的青货。

他和王金1993年结婚,自己也是中戏出身,曾经跟着香江名导张彻拍动作片。

周星池的《功夫》里,饰演那个耍五郎八卦棍的“油炸鬼”的就是他。

“老董,我感觉有些不对劲。”

董志华择菜的动作顿了顿:“什么?”

“这俩兄弟。。。有问题。”

“特别是周军来了以后,私下跟我的艺人接触很多,这一次《夜宴》又把场面闹得这么难看。”

董志华皱眉:“今天是王小磊约的你吧?我看你还是找大军聊聊,比他弟弟可稳重。”

“不是一码事儿!”

王金甩干净手上的水,刚想跟丈夫一起择菜,又脸色大变地走到客厅拿起手机。

“不对,他们是故意的!”

“我要问清楚!”

董志华是个稳重的,抢过她想要拨号的手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