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国、徐京蕾等演员合作过,但这样鞭辟入里的表演指导还是第一次接受。
好容易弄清了导演的意图,宋嘉有些为难道:“路导。。。我感觉自己演不出来,您要不给我指导指导。”
“这就是我刚刚说的,学院派眼里的演技,和普通观众眼里的演技的区别。”
“演一个村姑非常简单,观众会认为你又土又俗,这就叫演技好了。”
“但我认为不是,以你的能力,完全可以有更深层次的表达,这是你以后能否更进一步的关键。”
周讯和胡君在一旁都听得暗暗点头,王保强更是羡慕极了。
不少群演和第一次同路老板合作的配角演员也都睁大了眼睛,竖起耳朵听这位蜚声国际的导演的指导。
这是能让他们的演艺生涯都受用无穷的东西。
路老板喜欢认真和有天赋的演员,也不管拍摄任务重不重,当即就开始指导她:“你尝试着从内心做驱动,找到人物的行动链条。”
“行动链条,在学校学过吧?”
“简言之,你表演的每个瞬间,每个动作细节,内心都是充盈和丰富的,先感受再判断,接着是由内而外的驱动。”
“你刚刚的行动链条呢?先把自己村姑的一面甩给观众,再演极力掩饰和向往周讯这样的小资情调,反了。”
宋嘉皱眉思考了几秒钟,讪讪笑道:“导演,我没有完全弄懂,但想试一试。”
“这样吧,你看过梁超伟的《无间道》没?”
“看过。”
“不仅是《无间道》,他所有角色的表情变化都不大,演警察也好、流氓也罢,用的是眼神、微表情,你可以参考下找找感觉。”
宋嘉颔首,手心里紧张地都是汗,回味着刚刚路老板的指导,继续拍摄。
“咔!”
“动作、眼神、语气、细节,再来一遍。”
“咔!”
“把握人物行动链条,保一条,再来一遍。”
“咔!”
。。。
一直拍到第12条,宋嘉总算是完成了路老板心目中满意的一段镜头。
“好,这条过。”路宽拿起对讲机:“宋嘉,你过来看看自己的表演,跟前面几条对比一下。”
片场工作人员都松了一口气。
传说导演去了见了个电影大师,感情回来不折磨自己了,开始像以前一样折磨演员了。
跟着他的老人都还记得十五岁的刘伊妃一天哭五六回,拍了三十条的“路老板拍片记录”。
不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有人破掉这个记录了。
《阿飞正传》里有一场戏是刘佳玲拖地。
刘佳玲拖了二十二遍,地板都光洁锃亮,还是不过。
一直到第三十遍终于过了,在监视器前看自己表演的刘佳玲,看着镜头里的自己头上冒热气,身上涔涔细汗和疲惫感。
才知道王佳卫要的就是这种细节。
现在坐在导演椅上看自己表演的宋嘉也是这种感觉。
每一段的自己都很土很村,但只有最后一条的自己,无意间模仿了一下周讯那种小资女文青撩头发的动作,笨拙又可笑,才真正地把人物形象表达出彩。
宋嘉内心充满感激地站起身,朝着路老板微微鞠了一躬:“谢谢导演,我明白你的意思了!”
“嗯,回去吧。”
路宽当然不是像墨镜王一样以折磨演员著称的导演。
但是这部《塘山大地震》作为传统意义上的灾难片,想要在逼真劲爆的特效之外,拍出更具故事性和人性内涵的看点,就必须在人物塑造上下大功夫。
宏大的灾难面前,个人太过渺小。
能更令观众动容的,不是一个个残忍惨烈的画面和罹难的数字。
而是要在娓娓道来的故事里,把这一个个数字变成一张张性格鲜明的面孔,摆在观众眼前,看他们最终经历了怎样的命运。
没有这些入木三分的人物刻画,《塘山大地震》就会拍成《2012》的地震版。
《2012》在观众带来的感官刺激只会持续几个小时,一觉醒来除了啧啧称叹一句画面真牛逼,再无二话。
这对于路宽希望唤醒国民对地震的重视,和通过这部电影掀起地震预防、逃救的基础常识普及是不利的。
这是他拍这部电影的根本目的。
就在青年导演给宋嘉讲戏的同时,场边还有一个俏生生的北电女生羡慕地看着这一切。
杨蜜很早就到了。
她本想趁着还没开拍,赶紧跟路老板打个招呼混个脸熟。
没想到从他跟俞飞红、赵飞等人走进片场开始,从通告板到大摇臂,又去指挥提点灯光,接着就是开拍指导宋嘉。
一点儿见缝插针的机会都没有。
在《神雕》剧组看过他指导刘伊妃,又现场观摩了一遍宋嘉短时间的小蜕变,杨蜜说心里不羡慕是假的。
自己该找什么样的机会接触他呢。。。
上午后续的拍摄都比较顺利,算是暂时解决了心魔,拨乱反正的导演,胡君、周讯、王保强、宋嘉等敬业的优秀演员,加上久经战阵的拍摄队伍。
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