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磊有些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意思:“就是可惜了《赤壁上》我们投资太少,谁能想到在日苯卖了5000多万美元?太吓人了!”
“怪不得路宽到处宣扬拍大片、搞好莱坞那个什么电影工业化,这一部电影真的够咱忙活一年了。”
“可惜了了,让吴克波那孙子给吃饱了。”
慑于路老板的手段和威势,老大问界大家只敢远观,都是一起默默观察、学习,出了事儿偷偷下点绊子;
但老二华艺看老三澄天,那也是顶不爽的。
有机会王小磊还是想叫吴克波这个日资背景的娱乐资本家吃吃苦头,别再叫他们后来居上。
至少从《赤壁上》这样的巨制看来,澄天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冯小钢笑道:“大片儿肯定赚钱啊,不过风险也大,没看现在陈开歌也老老实实去拍他的剧情片、文艺片了吗?”
“商业片这玩意,还真不是谁都玩得转的。”
这话说得有几分得意,但裤子也的确有得意的资本。
当年的贺岁档的《甲方乙方》就是他的作品,这么多年在商业片领域深耕,算是很贴近观众的创作型导演了。
特别是今年的《集结号》带着一众“草根演员”和寒酸的投资,击败了靡费甚巨的《投名状》,惊爆业内眼球。
今年国内影坛在被《历史的天空》震撼前,《赤壁》的大爆和《集结号》的脱颖而出就是最大的行业新闻。
也无怪电影节领导们在会上兴奋地公布各项数据,进入2008年以后的中国电影在历年政策的加持下、穿越者蝴蝶翅膀的扇动下,的确是欣欣向荣。
“大哥,听说路宽的办公室有一千多平,整整占了一层楼,我们什么时候也到五环外搞块地?”
冯小钢捧哏:“这主意好啊!上市以后吧!有马总和邓总裁这两个强援,等我们上市以后狂飙突进,问界嘛。。。”
他龇着大牙开始畅想:“我看也不是不能超越!”
王大军不置可否地笑笑,他对行业现状和路宽、问界有着相对清晰的认知。
特别是前些年的争锋相对后,一直都处于蛰伏状态。
当然,像前段时间《楠方》、朱大珂为首的、配合网上的水军使绊子的勾当,他们是很乐意做的。
抓不到实质性把柄,又几乎已经成为了行业潜规则。
三人谈笑间,王大军的秘书送来了一份资料。
“好,放桌子上吧。”王大军精神一震,冲两人招招手:“这是托电影局的朋友拿到的资料,问界今年也是三部电影,还是得跟行业龙头多学习。”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大王总这老板硬是要得!”小钢炮马屁奉上,凑近了看各项具体而微的数据——
问界出品的电影,中影不是投资人就是发行方,加上官方部门的身份,能拿到数据很正常。
王大军想做的,也不过就是向行业先锋看齐,时刻评估下和竞争对手的差距罢了。
只不过三人略览了一遍数据后,刚刚还弹冠相庆的互相喝彩,好像顿时失去了几分颜色。
电影局的数据给到的第三方商业咨询公司,最后大概计算出的问界《唐探2》、《不能说的秘密》、《历史的天空》的总收益在3.8亿人民币左右。
和真实的数字4亿的差距,主要是《历史的天空》在好莱坞的营销细节相关信息缺失,北美问界利用互联网渠道省却了相当一部分营销费用。
小钢炮有些张口结舌,没想到这么快就被打脸。
面上的票房数据大家都看得着,但从最后的盈利情况来看,问界控股在每一部电影上攫取的利润太高。
这是问界最能够和其他电影公司拉开差距的地方,因为路老板从2002年起就在打造这条自给自足的产业链。
其他电影公司的特效费用、宣发费用、院线分账、衍生品售卖过程中分润出去的利润,在问界控股旗下的电影产业链中都可以收归己有。
甚至你澄天和华艺靠电影赚的钱,也得因为宣传和院线分账“上贡”给问界。
真叫其他竞争对手恨得牙痒痒,又无可奈何。
这也是华艺要和阿狸、邓温迪结盟,大力发展生态圈内的alispace和自身院线的原因。
王大军叹了口气:“三部电影的利润,几乎是我们这一年所有电影的总净利了,也无怪路宽这几年一直竭泽而渔,肆意扩张。”
“听说最近在北美还成立了衍生品公司,算是堪堪把问界的垂直整合做到极致了。”
经济学上有个专业名词叫“交易成本内部化”。
问界控股从剧本开发到特效制作,从院线排片到衍生品销售,把整条价值链都攥在了手里。
除了基于交换价值要分润一些资源给盟友外,最肥的肉基本都能吃到自己嘴里,还能扒拉别人碗里的佳肴,产业链相当成熟。
冯小钢正色道:“其他倒没什么,问界的院线现在在民营企业里仅次于万哒,不知道现在能不能排到全国第四,这是最可怕的事情。”
“就拿这次《集结号》来讲,所有院线都给《投名状》优先位次,我们最后是大逆转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