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游戏竞技>知否:我,小阁老,摄政天下> 第四十七章 韩章入阁!(4k)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七章 韩章入阁!(4k)(3 / 3)

注目,皆是不敢有什么大动作,生怕影响了大事。

主位,赵祯望向两鬓微白的刘沆,长长一叹。

曾经,也是为国尽忠的忠臣。

可惜了啊!

“准!”

赵祯的目光并未久留。

这种算计君王的臣子,注定让君王厌烦。

也因此,甚至连一句挽留的话语都没有。

刘沆并不意外,起身照常吃菜,只是举止间都甚是轻缓。

这注定是他吃的最后一顿御宴!

......

御宴一过,汴京彻底风云诡谲起来。

庙堂之上,奏折不断,弹劾不断,尽皆指向刘系官员的污点。

礼部郎中黄景被参“结党营私”、“诽谤君王”、“忤逆犯上”,处下诏狱十年,刑期过后流放三千里。

这个罪状,对于他干的事,其实已经相对适中吻合。

自秦以来,“诽谤君王”都是一等一的大罪。

秦时,判处斩首、夷三族之刑。

汉时,因案例而各有不同,但也都是重罪。

唐时,处死刑。

大周一朝,则是根据诽谤造成的结果而治罪。轻则下诏狱,重则处死刑。

黄景一封贺表,倒是没造成什么传播,但不影响皇帝厌恶他,也就判了十年诏狱。

户部右侍郎陈庭被参“政务不力”、“结党营私”、“渎职”,贬儋州。

儋州,也即海南。

儋州一向炎热潮湿,蛇虫较多,台风、暴雨连绵,绝大多数官员还真就难以适应。

并且,截止目前,儋州一地,有史以来甚至都没有出过一位进士。

可见何其之苦。

右都御史冯元被人参“结党营私”、“贪污受贿”,贬谪知雄州。

雄州是边疆州郡,苦寒异常,相距汴京有一段不短的距离。

要是不出意外,过个一两个月,就在冯元即将抵达雄州的那一刻,又会再有一道任职政令,相距雄州甚远。

如此反复,要么冯元主动告老还乡,要么就是一连串的赶路,直到生病。

这就是失败者的结局!

.......

七月初一,韩章入阁,拜参知政事、资政殿大学士!

江昭,正式有了一位内阁大学士的老师!

同日,江昭迁正六品太子中舍人,领翰林知制诰。

太子中舍人,主要职责是辅佐太子,于太子左右赞相礼仪,掌管东宫文书等,乃是太子身边的重要属官。

不过,官家长久无子,又何来的太子?

太子中舍人,自是一个清闲官位。

相比起太子中舍人,江昭的实职其实是翰林知诰制。

翰林知诰制一职,历来空缺,没有品级。

这个官位,本是翰林修撰三年任职期满,暂时升迁的过渡性官位,一如前任翰林修撰郑獬,工作内容交接的那一段时间,他就是领的翰林知诰制一职。

官员本身是几品,翰林知诰制就是几品。

不过,相比起太子中舍人,江昭的翰林知诰制是个妥妥的实职。

只因他一擢升,翰林院就再没有翰林修撰。

翰林知诰制的职责也有负责起草诏书和拟旨,该他干的活自然还是他干。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一般来说,状元郎都是从六品起家,三年擢为正六品翰林知诰制,以从五品官位外放一州主官。

谁曾想,江昭竟然升官了呢?

汴京六品官本就少见,要么是一些老实干活的官位,要么就是虚职,都很难锻炼视野格局。

为了锻炼江昭的能力,翰林制诰制这个过渡性的官位,自然也就落到了他身上。

饶是如此,江昭也甚是高兴。

好歹多领一份俸禄嘛!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