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急速袭来,硬扛了一轮箭雨,杀到敌军阵前。
早就饥渴难耐的白袍兵率先发难,人人奋勇争先,锋芒毕露,势如破竹!
梁萧更是身先士卒,白龙影驰骋战场之间,四处斩将夺旗,亲兵部队紧随其后,大有决死之势。
双方一个照面,这支匈奴骑兵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大量匈奴骑兵被当场斩于马下,军师望见远方那一阵腥风血雨,更是惶恐下令。
“这是武君梁萧亲领白袍兵来袭,速速往东边与主力会师!!”
奈何白袍兵紧追不舍,后方三千友军骑兵也随之加入战场,大杀四方。
上万北疆骑兵奋勇而战,匈奴骑兵又不敢恋战,因此迅速落败,不断撤退,只为及时止损。
梁萧毫不犹豫,一路掩杀,全军将士齐心协力,前后斩杀超过两千!
“这天下,竟有如此精锐之师……”
马背上的军师不时回望后方追兵,面如土色。
他已经算是久经沙场的老将,经验丰富。
无论是慕容氏双雄带领的精锐骑兵,还是西秦武安君带领的“黑甲军”,都不曾给过他如此恐怖的压迫感!
毫无疑问,自己所面对的梁萧和白袍兵,是一支不能以常理度量的军队,前所未有之精锐,唯有重甲骑兵才能驱逐!
“赫连将军!西路军师战败,派兵请求接应!!”
赫连泓正在指挥部队与刘并军周旋,乍闻西路兵败的消息,险些从马背上跌落,满眼惊骇。
“怎么可能?军师也是沉稳老将,老子的援军都还没到,他就败了??”
“我军遭遇敌军主力奋死突击,军师担心全军溃败,故而不敢恋战,立即选择撤退,才不至于大败!”信使焦急解释,满脸苦涩。
果然梁萧是有备而来,之所以没有在途中追击,也是为了尽快恢复人员体力,以巅峰状态作战!
赫连泓心里拔凉拔凉的,深吸了一口气:“抽兵回援,东路收缩防线!”
这一次,赫连泓亲自率众去接应军师的西路部队。
匈奴骑兵的中路和东路分别被抽调了数千部队,且战且退。
常念侠与刘并觑准时机,终于厉声下令。
“全军突击!!”
北疆三路并进,同时发动猛攻。
常念侠一马当先,一路连斩数将,越战越勇。
后方将士大受鼓舞,齐声呐喊,奋勇向前,誓要杀敌立功!
双方三路人马终于展开了大规模的白刃战。
即使赫连泓的部队经过休息,有占据实际的人数优势,面对梁萧三路如此悍然猛攻,此刻也颇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
这些北疆骑兵都是梁萧进一步挑选之后,亲自训练教导,人员素质有了显著提升,至少能保证令行禁止。
白袍兵更是迎来了脱胎换骨般的改变!
因此,即使敌军的实际人数略占优势,他们也悍然无畏,人人争先恐后,直扑敌军。
匈奴骑兵向来对武朝人耀武扬威惯了,何曾领略过相对而言如此恐怖的战斗意志,越战越是心惊胆战,竟隐隐萌生退意。
匈奴将士此刻心中都有种不祥的预感:再不休战撤退,随时可能被彻底击溃!
常念侠因为追随梁萧日久,于斩将夺旗方面也颇有心得,一路带兵冲杀,勇不可当。
刘并的个人勇武明显逊色,但本人也是奋死无畏之将,能打硬仗,随军五千骑兵也同样立功心切,因此也得以一路冲杀敌阵。
匈奴骑兵因为抽调人马,东路和中路的部队节节败退。
但赫连泓已经别无选择,后方的护送步兵还未能赶赴现场,若是西路被梁萧突破,便是让运粮队直接暴露在梁萧的屠刀之下!
“我他娘的,又低估梁萧了……”
赫连泓心急如焚,再次悔恨交加,气不打一处来!
他原以为梁萧是准备稳扎稳打,牵制己方部队,不让己方兵临琅琊,等待王城调遣步军来援,合力攻城。
没想到梁萧一路尾随,到了这个目的地之后居然一改偷偷摸摸的战术,悍然发动总攻,又巧设疑兵,以主力击穿匈奴西路偏师!!
以骑射闻名天下的匈奴骑兵,超过三万人,其中还不乏久战精锐,居然被梁萧耍得团团转!
对赫连泓而言,战场形势相当不妙。
更让他恐惧的是,自己首度与梁萧正面交锋,局部失利之后,第一时间考虑的不是如何击溃梁萧以雪耻,而是……龟缩退守,步骑合力,逼退梁萧!
毕竟他曾经负责接应右贤王,即使还未与梁萧正面交锋,至少也见识过右贤王狼狈不堪的惨状……
梁萧一路追击,迅速驱逐匈奴军师的这支偏师,将士们意犹未尽,又撞见了赫连泓的主力援军。
双方对峙于草原,赫连泓立即登上高地,眺望西方,骇然失声。
“天下骁锐,莫过于此!”
明明那群白袍兵才刚打赢一场冲锋战,军队却依然是好整以暇的模样,有条不紊推进。
即使是匈奴的精锐骑兵接受单于阅兵,专门训练行伍,在没有出战的情况下进行行军表演,也不过如此而已!
军师灰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