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你脸都红了
蟹黄拌面端上来,林黛玉才吃了两口,微微觉得油腻,就放下了想叫人加点醋,没想到大圣拿起来就吃。
发现了想要叫停时碗里也没剩几根了,多说无益。孙大圣却不觉得有什么,别人吃过的东西万万不可,小黛玉吃过的什么我尝尝。
小小一碗面,只囫囵尝了尝味儿就没有了,又顺手往嘴里扔了三五个小酥饼、七八个水晶饺子,伸手拉住小孩,猴子冠上的明珠随着动作乱颤:“你们两个小姑娘接着玩,不要惊动外人,过三五日送黛玉回来。”雷小贞忙问:“我去收拾东西给姑娘带上?"行李铺盖什么的?孙悟空道:“还能缺了她吃穿?”
敖谨言垂手侍立,笑道:“大圣只管放心,带着林妹妹玩去吧,若是她家里催的急,我便摇身一变去当几天孙子,介又有何妨呢介个。”林黛玉笑道:“只怕姐姐的上古雅音改不过来。”敖谨言字正腔圆的说:“那怎么可能,其实我会说,我只是不屑于更改乡音。”
眼看猴子带着小姑娘腾云驾雾而去,敖谨言一撩裙子重新坐下,翘着二郎腿,指了指另外一碗面:“坐下吃吧。别一会面都坨了,那才是天大的事,话说回来京城的人真是不会吃面,连碟糖醋面筋丝都没有,炸酱也不香,还不会使木姜子油、藤椒油调味。小雷啊,你这是什么表情,吃面吃面。小金他不吃面条子,不好拿。”
金丝郎君愉快的叼着饺子吃:“大王风采依旧啊。”雷小贞恍恍惚惚浑浑噩噩:“那是……齐天大圣?”不知道为什么,看到龙王/水神觉得非常合理,因为全国各地都要祭祀龙王/河神,但会说话的珠光宝气猴子,怎么会真的有齐天大圣啊。敖谨言一点口音都没有的开口:“在我的故乡有一句名言,激励着他乡游子,舍死忘生开创基业。生亦何,死亦何,哪尼玛黄士不埋人?”在最后一句,愉快的换回渤海湾口音,神龙正韵。雷小贞瞳孔地震。
而金丝郎君趁机叼了一大口面条。
一路上腾云驾雾,看不清下方的风景,也没有被突然出现的山吸引注意力,黛玉一路上只注意着风声呼啸,周遭一切倏忽远去,这种感觉好特别好有趣按住云头时,已经到了遥远的边疆。
孙悟空自己就爱看人间的热闹,扫过数百里范围,看到几家办宴会、办喜事的,选了一个看起来最鲜艳热闹的,落在一个小巷子里:“刚刚没吃饱吧?咱们假装过路的客商,过去随礼吃饭怎么样?”林黛玉本来就吃挺饱,看到路边的小摊上,人们用手抓着米饭吃,不由得大惊失色:“我已经吃饱了。”
“也好。”
旁边传来音乐,在风格奇异的建筑前,是高大而浓绿的葡萄架,烈日都被层层叠叠的葡萄叶遮住了,上方垂下一串串的葡萄。这葡萄架就和京城人家搭的天棚一样,夏季给整个庭院遮阴避暑,凉快极了,还可以在下面吃果子喝茶,吹风乘凉。在这里没有摆设桌椅,而是铺着厚实的坐垫,像是宴会。就算风俗不同,哪里是主位还是能分辨出来的,主位的老人抱着像琵琶的乐器,身旁的男子拍着羯鼓,还有人抱着月琴和琵琶,有好几个人在此起彼伏的唱歌,像是相互唱和,只不过所说的或是方言土话,或有浓重的口音。身着彩衣彩裙、头戴彩色小帽、帽上缀着许多金花片的美丽少女伴随着手鼓和歌声,在宴会上转圈舞蹈,长长的裙子飘了起来。有喝多了的客人突然咕咚一下倒了下来,众人一阵哄笑,就让他在原地睡去。
二人就坐在人家房顶上,看着下方有趣的宴会:“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大王,这就是胡旋舞吗?”
孙悟空拎着两串葡萄仰头吃着:“唐朝时她们就这么跳,唱的歌不同。挺甜的。”
林黛玉接过葡萄捏了捏,又绿又硬,很怀疑大圣的口味。他虽然是桃子鉴赏大师,但吃柠檬也能吃的津津有味:“他们唱的什么歌,大王听得懂吗?“唱的十二木卡姆。隐秘不可随意告人,知己又当别论,忧伤别向无忧者诉说,知音又当别论。
我来是一睹你朗月似的容貌,
我来是为领受你情火的…罢了罢了你听个热闹得了,休要打破砂锅问到底。“猴子突然想起这首诗后面的内容,这要是一句句的都念下去,着实不好:“这老不修,自己寿宴上唱的什么。”
读过唐诗三百首的人,什么情诗没看过,看过历史书的人,什么偷情的故事没看过。黛玉掩口而笑:“你脸都红了。”孙悟空在她通红的脸上捏了一下:“你自己不好意思,还敢赖人。俺老孙什么没见过,差点给菩萨当女婿,铜筋铁骨,还能脸红?”林黛玉咯咯笑了一阵:“大王通晓各国语言,唐三藏也会吗?"之前看书的时候不觉得,现在想想,外国人果然都会说东土大唐的官话吗?孙悟空道:“他会几种。那和尚虽然啰嗦,软弱,遇事不明,分不清妖怪好人,倒也心志坚定,学的挺快。人间虽然说是百里不同俗,不过大部分地区通用数种语言,比比划划也能沟通。”
软弱指的是遇到普通劫匪和普通老虎都吓得战战兢兢,心志坚定指的是虽然快吓尿了还是坚持要么成功要么死在路上。坐在人家房顶上,吃人家的葡萄,听人家的歌舞。到了凡夫俗子稍事休息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