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防逆向工程
林巧枝的回答,确实如胡开记所期待。
但就有点把胡开记搞糊涂了。
不是说这东西有些难度吗?两种说法对不上,谁在忽悠他?胡开记:“你学过?”
林巧枝:“琢磨过,我先做着试试看。”
现场就有20吨重模具的图纸。
“我帮你拼两张桌子。"方子勤把图纸拿过来,顺手就给铺上了,小声提醒,“是现在就做吗?会不会有点困难。”
“嗯,我先试着看看。"林巧枝知道这种大型模具制作,一向没有什么防逆向工程的概念,不过,她自己真的踩过太多坑,被防到头秃太多次了,真的并不会觉得特别陌生、特别困难。
就像是一个倒霉孩子,每次跑出去玩都会踩到水坑、掉下井盖、被猪拱,被鹅啄,被树枝绊倒,然后再摔一个大屁蹲……如果突然有一天他被人邀请去玩整蛊游戏……
或许并没有怎么绞尽脑汁,倒霉孩子平平凡凡的一天,就是别的孩子哇哇大哭的天塌悲嚎。
防盗、防破译,这种技术在工业领域,他们叫作“防逆向工程”就是针对拆解、分析行为的主动防御。
实体硬件是最难防的,相比来说软件的防破译会更容易一些。不过就算难一点,但硬件也是有硬件的防范办法的,也有不少现成的理论和技巧。
比如说,使用特殊的材料填充封装,在拆解的时候设备就会自动损坏。而且,不仅仅是封装,内部涂层也可以想一点心思。又或者说,用上一些只有中国有的特色专有材料,难以复制的合金、复合材料等等,当然了,也不容易做就是了,毕竞对方材料技术领先。还可以在工艺步骤上,做出一些混淆视听的设计。总而言之,想做防止逆向工程,办法不是没有。只是想起效果,并不容易。
会场。
林巧枝随意坐在几张桌子拼成的长桌前,长桌上铺着她最熟悉的20吨模具分体研制设计图。
倒是有人想来帮忙的,也不知道林巧枝想怎么弄,只能作罢。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私人的活,尤其是牵扯到整个项目,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能让谁都来牵两下,那就乱套了。
谁想提意见,如果不是特别高的水平,能直接统御全局的压制过来,那就只能等事后,发表看法觉得有问题就完了。林巧枝情绪饱满,兴奋得脑袋发胀,一股脑输出了很多想法。有种把自己踩过的坑,一股脑全部倾泻出去的爽快,好像身体蓄满了电,随时能噼里啪啦爆发出更多的乐趣,甚至一时间,还格外有分享欲。她甚至还不想分享给胡开记这种半吊子外行,这种东西,必须分享给懂技术的同行听,才能满足那种心里痒痒的感觉。林巧枝一看。
他们组的人都被牵扯住了,倒是乔元歇了口气在铁皮水桶边打热水。林巧枝都还没想好怎么招呼乔元。
乔元打完水回头看到林巧枝空歇了,立马把热气腾腾的水搁在旁边,溜达过来,好奇不已地探头看了眼:“你这改得有点多啊。”“看着多,但不费工期的!"她稍稍跟乔元分享了一下大致思路,然后指着里面一个她很喜欢的连环套,简单来说,就是她挖了三个坑,三个坑长相一样,第一个和第二个的拆解思路是一致的,但是第三个拆解思路却有细微不同。乔元瞅瞅这三坑,又瞅瞅她:“你已经坑过人家一次了,第二次怎么还一样,能有用吗?”
林巧枝:“有用的!凡事有一就有二,第一个坑他都踩了,第二个坑能避开?老话都说,事不过三呢。”
要是人人都跌一次就聪明了,还能有这句古话流传下来?聪明人有疑心病,不聪明的第二次也会踩坑,而且,“嘿嘿这不是,这后面还有第三个吗?乔元…”
在工艺中加入冗余结构,干扰设计,确实是防逆向工程在实体硬件上比较关键的步骤,但是吧…他看了眼林巧枝,怎么觉得有点蔫坏?“这些不会都是吧?"乔元指了指除了那个连环套之外的部分,看着好像都比原来多了不少东西,“你这是硬怼上去啊。”“硬怼?”
“就是说你不考虑从材料这些入手,做些迂回的软抵抗,就直接摆明了跟拆解的人硬碰硬。"乔元解释道,他挺喜欢林巧枝这个模式的,不用依赖别的材料技术,总难免忧心材料被复刻成功,而是全部由自己控制。林巧枝心底也有点兴奋,不过仍虚心的问道:“您觉得这能不能防住?”大有一股如果你觉得不行,我肚子里还有坏水…计策的感觉。乔元默默看了眼变成筛子的图纸。
看着哪里都能捅两刀,但往哪里捅都是自己中两刀。平时相处,没觉得林巧枝是这种蔫坏、心黑流油的性格啊!人家文学圈,讲究字如其人。
他们工业圈,也是有一套技如其人说法的。老实人干老实活。
偷懒耍滑的人干偷懒耍滑的活。
技术高要求严的人干出顶尖的活。
看人干的活,就能猜到这人七八成性格。
实际上,林巧枝自己是没有的,但她出手的技术,集蔫坏于一身,集腹黑于大成。
从哪里吸收的呢?又是从哪里"集”的呢?当然是和一代代防逆向工程斗智斗勇时汲取的,可以想到,这个以谋略闻名的国度会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