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想法,方案,数据指标之后,还是不免有些被震撼到。
折腰转向、双向驾驶、四轮等大、全新概念的传动系统……每个技术都让人眼前一亮,又心里一惊。
“这是……奔着中国全丘陵地区适用去的?”“整个底盘结构都要重构了吧?”
林巧枝把她设计的中央传动布局推到中间:“这是我的想法,这个中央传动布局,目前还有一个比较困扰我的问题……话题切入,越讲越深。
探讨是最能激发灵感和火花的东西,这一桌的高工你一言我一语。“你准备用螺旋锥齿轮?这个我知道,这里的扭矩你得注意下,要不然容易出问题……”
“如果四轮等大是为了重心的话,其实可以考虑在底盘里固定一块重点的铁板。”
“我知道榆东液压件厂,有个CL系列的柱塞泵,工作压力可以达到16-20MPa,应该足够驱动你这个转向液压……
“你这不对吧?”
“怎么不对了?”
“扭转过来后传动方向的切换和中央传动布局这里撞了吧?”在一轮轮争执和激烈的讨论声中。
林巧枝感觉自己进度条嗖嗖地长,对这些技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甚至在某些角度有了全新的认知。
居然还可以这样!!
当争论到传动系统里一个关键问题的时候,几方观点僵持不下,但谁也没法给出解决办法。
曹越一拍脑袋:“我给你介绍个人,她多半能解决你这个传动系统兼容的问题。”
他一说这话,好几个人马上不吱声了,明显是知道曹越说的是谁。林巧枝眼前一亮。
态度这么统一,是不是对方成功过类似的技术?两人一起去厂长办公室借专用电话了。
走之前,林巧枝把自己的工作笔记留在了桌上,还说:“里面有记录一些分体研制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题,比如异形模具天车重心偏移,你们感兴趣可以看看。”
大家当然感兴趣。
难道他们回去,不会遇到各种实操中的问题吗?有这种工作中事无巨细的经验记录,当然再好不过了。愿意把这种私人经验,都毫无保留分享出来的人,真的是胸怀磊落。大家感慨的彼此看看。
刚刚还在激烈争执的人,纷纷停战,打算一起研讨这份笔记里遇到的问题。江南造船厂的人,也在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