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其他类型>女钳工[六零]> 个人赛(二更)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个人赛(二更)(1 / 3)

第62章个人赛(二更)

比赛现场。

带队的高工都在比赛场地外巡游。

一边和相熟的高工聊天,一边注意着赛场里面的情况。对成绩没有太大压力,没有太高追求的,聊得就比较轻松。但凡对成绩有想法的,都心不在焉、有一搭没一搭的应和着,其实注意力都在比赛场地里,目光盯着自家选手的操作,生怕出问题。又时不时去关注一下红旗厂和仪表厂选手的操作,看看他们到底什么水平。“这次估计又是仪器仪表厂独霸螯头了。”“我看红旗厂也不差,你看这精气神。”

“那是最近红旗厂风头盛,技术这东西,又不是精气神能顶上的,要是行,还要我们带队做什么?直接让党委书记带队好了,思想工作人家做得一套一套的,保管年轻人干劲十足,激动得地嗷嗷直叫。”“技术凭的可是真家伙,硬本事。”

“我们厂这次能有人进入前20,就很了不得了,真和他们两个大厂比不了。“说话的人带着豁达的笑,但眼睛错也不错地盯着赛场内,不瞎的人都看出他在假意谦虚,这是想爆个冷门呢。

“瞎,我们就是来涨涨见识,别说前20了,能完赛都谢天谢地了。”“是啊,完赛就谢天谢地喽,这可是盲配。”这话又引起一阵共鸣,仿佛说了就没那么丢脸了,先挽挽尊。部分管理不好的单位,培养后辈的体系压根没有形成,都是老师傅带徒弟,有的本身技术就不怎么样,还不爱教,或者说根本没有这个意识,当初自己都是一点点磨上来的技术,凭啥到徒弟这儿就要倾囊相授?不像是管理比较正规,风气比较好的厂,不仅技术交流的氛围浓郁,大家都对此习以为常,而且还有不少物质奖励,给那些培养出优秀后辈的带教师傅,这让大家都争抢着教导出色后辈。

思想风气和物质奖励的双重建设,潜移默化的进行,起初可能效果不明显,但年复一年培养出优渥的技术土壤,才会不断涌现出更多的人才。这才是真正的大厂底蕴。

场外的气氛还是大体趋向一致的。

说起技术来,基本上九成人还是下意识默认,仪器仪表厂是江城第一厂。技术!技术!

工业就是这么现实,凭实力说话,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你行,你就能造得出来。

你不行,甭管你再积极、再热情,口号喊得再响亮,造不出来就是造不出来。

不像是有些领域,自己什么水准不重要,资历一老,范儿就起来了,看年轻人就有种俯视的心态,即使年轻人做得不错,那也是狗屎运上位,都不如自己的韬光养晦。

这行可不讲这些。

就算你三十年经验,要是不学,不练,也可能连三年经验的都不如。最起先,很多人的目光也是落在林巧枝身上的,想看看这位声名鹊起的年轻人的本事,但发现她进度也不快,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慢慢把目光移开了林巧枝确实进度不快。

她想追求更高的精度,尽量拿到更好的名次,就要在细节处多想办法。最好能进前三,甚至第一。

这样分房的加分就一下宽裕起来了,不至于需要再去写书,什么柴油机维修护养,什么湖南河南江南适用版,那样虽然可以,但实在是显得有些不太好看林巧枝只是那样说给晚晚她们听,但心里没有真打算这么做,免得都为这事操心。

林巧枝也是有心气的。

她想要的房子,一定是靠实力挣来的,让人无可指摘,无可指摘到她一个人住大房子,也没有人能说出一个不字。不是靠谁照顾,也不是靠投机取巧,一本维修书翻来覆去的嚼。

更不想靠一个莫须有的对象。

这间房子,一定要是完完整整属于她自己的!林巧枝眼神专注的看手中划线。

又拿游标卡尺测量数据。

这是对同一尺寸第三次取值了。

她对着这块45号钢,手动取三次测量数据的平均值,保证划线的准确性,尽量减少误差。

在完成了两段“凹"件的划线后,林巧枝停了下来。没有直接做两段"凸"件的划线和定位工作。而是打算先自制作一个简易的定位装置。

盲配,最难的就在这里。

没有办法边加工边做啮合比较,一旦尺寸稍有偏差,或者两边精度误差累计过高,就会导致无法嵌入合体,这比之前的黄铜块,难度高了不止一个量级。“吱嘎一一吱嘎一一”

随着锉刀推拉的节奏,几道锋利搓齿和钢材表面挤压的声音传来,略带一点金属震动的尾韵。

林巧枝把这块45号钢,削掉了最边上的余量。又把它分成几块,通过螺栓固定在操作台上,作为第一段的定位基准。紧接着,把整块45号钢重新用台虎钳固定好,利用第一段划线与定位装置的配合,确保第二段位置准确,从而保证两段之间的连接精度。林巧枝专注地加工手中工件。

并没有注意到,很多红旗厂选手的目光,都落在了她的操作台上。盲配本就是这个赛题的难点。

很多人对此都没有把握,即使按照平日里练的,在一块钢板上划好了四块工件的划线,但仍犹豫不敢下手,手心有些冒汗。连很多红旗厂选手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是,当他们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