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其他类型>重生1981:开局坟头挖宝!> 第117章 世外桃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7章 世外桃源(1 / 2)

车窗外的景色走马灯般地流转,脑袋也变得晕乎乎的,来的时候最多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小土豪,这会儿似乎找到了一点未来亿万富翁的感觉。

当挤出车站时,杨一木整个人才终于又活了过来。

从省城辗转到市里,再挤公交回到汶河,他给刘修远和韩松各递了支烟,深吸一口后,把行李分出来,又把几包大白兔奶糖给两人都分了点,“带回去分分吧,总不能空着手回家。”

两人都要推辞,实在不好意思再接了。这一趟下来,从手里到身上再到脚下都换了新,东西都没少拿。

杨一木不容拒绝地塞到了两个人的包里,叮嘱道,“赶紧回吧,记得把高厂长、方伯和松哥的东西送到。”说完便拎起行李往自家小院走去。

千里之外,鄫茂潮正伏案最后一次修改发言稿。用他刚才与汪树何、柳船致交代的话来说,明天得给创建团队开一个动员大会,告诉大家,已经拿到了投资,是时候全力以赴往前冲了。

同时,还要在会议上宣布:新公司已经更名为连想了。

安州城与汶河看似变了,又仿佛一切如旧。

离乡不过半月,能有多大变化?

倒是学校门口那条通过市区的路已经修通了,街道后面有几条路也被绳子拦了起来,路边人家的墙上鱼红的“拆”字格外醒目。

街头巷尾,小年轻依然在热火聊天地谈恋爱,并以替女孩子拎包为荣,专虐单身狗。

姑娘们穿着漂亮的裙子,描眉画眼,时髦地还戴上了墨镜。而小伙子们就要落后许多了,当然也有一些穿上了花衬衫,衣摆扎起来,自以为走在潮流前沿。

时尚的风向标永远掌握在女人手里,这与思想进步无关。

刚推开院门,小黑狗就欢快地扑上来。

杨一木跟它缠了几秒,就没了兴趣,让老子歇会,一脚将它趟开。

夕阳西下,暑气未消,才六点多的院子已经安静得出奇。

堂屋、里屋、灶间都空无一人——门没上锁,人肯定在附近。

两天一夜,身上早已粘糊糊的,杨一木放下行李,打桶井水冲了一把澡,又自己泡了壶茶,端着茶壶慢慢悠悠地往院后去,其他地方没人,只可能在那边了。

院后的小菜地已被林芳开拓得几乎无处下脚,茄子、辣椒、长豆、黄瓜、南瓜、葫芦、西红柿、空心菜、韭菜,挤挤挨挨,又是一片绿意盎然。

他看到林芳的时候,几乎认不出来。

林芳套着他的旧外套,手里攥着铁锹,正在菜地旁边的淤泥塘里清淤。

铁锹每铲起一抔淤泥,都要奋力甩上岸,脸上、头发上也都是斑斑点点的泥巴,糊成了花,满头大汗将发丝黏结成一缕一缕的。

拓宽的池塘边堆起了小山般的泥土,鸡鸭正在泥淤里翻找地龙、小鱼虾和螺丝。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林芳惊喜抬头,“等我弄完这块儿就上去。”

她抹了把汗,脸上又添一道泥痕。

杨一木道,“你大热天的瞎折腾个啥?好好歇着,才是对这个暑假最起码的尊重。”

“瞅瞅,这多好的小池塘,马上就要堵死了,一点水都存不住。你是懒驴上坑,我还能指望谁?”林芳没好气地说着,又一锹插进泥里,“清完这塘,拦上网,种上苇,扔些鱼苗进去,到了年底就有鱼吃了。雨天还能蓄水,到时我小菜园也有水浇菜。”

池塘已经被林芳清理得有近四米深了,淤泥被挖后,又扩了一大圈,这下终于可以称为池塘了。

每一铲都需要奋力地甩上来,农村长大的杨一木知道这活要用多大的臂力和耐心,有点不落忍了,“那我下去弄吧,你上来洗洗。”

“别!”林芳急忙制止,“刚换的干净衣裳,沾上泥糟蹋完了,还不得我洗?”

说完,她又对杨一木道,“你要是怕热,去大槐树下歇着,那边透风凉快。”

杨一木忽然笑了,“谁也怕热,如果我死了,媳妇,你一定要给我棺材里装个空调。”

“就你一天到晚会胡说。”林芳白了他一眼,懒得再搭话,径直指着大槐树下的一个木桶说,“塘里捞了不少鱼,你先帮我提回去,我挖完就上来了。”

杨一木这会儿只想做个乖宝宝,惹急了她,后面就没啥好事干了,只得乐呵呵地凑近木桶。

桶里收获颇丰,多是些草鱼、白鲦,他晃了晃木桶,浑浊的水里顿时钻出几条泥鳅。

正要提起木桶时,余光之下,似乎感觉有一抹艳红突然在浊水中闪了一下,扭头一看,卧槽,竟是一条通体赤红的野生金龙鱼!

那鱼尾红得透亮,看品相至少生长了二十年。

更令他惊喜的是,伸手在桶里一捞,又带出三四条来。

这种野生红龙在安州实属罕见,但小时候在富平老家倒是见过几回,一般都是由本地野生鲫鱼演化而来,与后世水族市场那些大路货截然不同。

只是那会儿当普通鱼给吃了。

杨一木心头狂跳。这种红龙素来是有钱有闲的富贵人家的玩物,通常养在精心打造的水景中。

能在这个小池塘存活虽属奇迹,但也不算奇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