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都市言情>1983小海岛,从养殖大户开始> 第一百五十七章 外海钓蓝鳍金枪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五十七章 外海钓蓝鳍金枪鱼(1 / 2)

客车一路向西。

到达了他们目的地长崎时,已经是晚上了。

经过一天的机车劳顿,大家也全都累了,根本就没心情再去领略当地的人文风情。

下车后。

一个个都在酒店休息了起来,而也是在这一天,大家第一次认识到了马桶这玩意。

毕竟这个时候。

榕城绝大多数家庭,还是要倒屎盆子的,哪里有见过这么高端的玩意。

哪怕强如沪城这样的城市,大家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去倒那玩意。

陈冬青在厕所里摸索了很久,最后才敢按下那个冲水的开关。

小舅出厕所后的第一件事,立马吐槽道“他娘的,我回去也要买一个马桶来爽爽。”

李多鱼说道“你买了也没用,要整栋楼集体改管道的,不然你把屎冲你楼下去啊,倒是我们这些住乡下的,可以先搞个。”

陈冬青白眼道

“伱要真搞了,就不怕我天天到你家去拉。”

“呃,我还就不信,你能把一泡屎从县城憋到我家里来。”

“你要真敢搞,等以后张科长上去了,我就在岛上设立个水产站,直接到岛上去上班。”

“呃”

李多鱼问道“张科长这是要升了吗?”

陈冬青这才发现自己说漏嘴了,但李多鱼也不是外人。

“我也是出发前,才知道的,我们所那个杨再荣,已经很多天没联系上了。”

“跑路了?”

陈冬青摆摆手“我也不知道,不过鲍鱼养殖项目百分百黄了,现在所里正在调查他。”

“这样啊。”

而在巨大的差距下。

当天晚上,负责带队考察的领导,怕他们被腐化,连夜召集他们,开了两个小时的思想工作会议。

到了第二天。

在当地渔业协会的带领下,他们先简单参观了下长崎市的一些景点。

第一站就是平和公园。

这个公园是当地为纪念长崎原子弹爆炸从而建成的。

想来还是有些讽刺,一个战争发起国,最终却讲起了和平。

据说当初“小男孩”并不是准备投放到长崎的,而是要投放到小仓的。

小仓是当时重要的军火集散地及仓库,还有着众多的军工厂。

可由于天气不好,再加上军机的拦截,最终“小男孩”落在了长崎这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长崎是为小仓挡的刀,不过在那个全民皆兵的年代,好像也没挡刀一说。

接着,在当地渔业协会的带领下。

大家参观了福济寺。

让大家没想到的是,这个寺庙俗称泉州寺或漳州寺,而让大家震惊的是,里面供奉的竟是妈祖娘娘。

据说是1628年,一个叫觉海的和尚和他的弟子来长崎修建的,而这里的住持大多都是泉州和漳州的高僧担任。

到了长崎的第三天。

当地渔业协会,带领大家,参观了长崎新港的鱼市和冰鲜一体化的生鲜工厂。

参观完工厂后,大家瞬间就认识到了双方的差距到底有多大,榕城到现在只有一座国营冷库

而长崎这边,连移动的冷鲜车都有,只要一天时间,这边的海鲜,就能送到一千公里外的东京。

大家都非常的羡慕,要是有这么一辆车,榕城的市民,就能吃到真正新鲜的海鱼。

他们这些搞水产的人,都很清楚,榕城吃到的海鲜跟沿海渔民吃的海鲜根本就不是同一种东西。

连平常吊儿郎当的赵甲路,这一天回去,也在酒店里,连夜写下了心得体会。

而接下来的几天。

则带他们参观了海上养殖,面对密密麻麻的海上养殖,大家也只能望洋兴叹。

这时候长崎养殖的种类有三四十种,养殖最多的是海虾、真鲷,油甘鱼,鲍鱼,还有各种半边鱼,海带、紫菜、裙带菜等等。

考察团的学员,纷纷跟这些养殖工作人员交流了起来。

而李多鱼对这些海鱼养殖,并不是很感兴趣,毕竟国内的冷鲜运输现在还一塌糊涂。

在这个年代养殖海鱼,就是妥妥的亏本。

而在第十天的时候。

考察团就没有集体行动了,而是根据自己擅长的方向,进行小团体考察。

李多鱼先是跟着当地渔业协会的人,参观了本地的渔船,在这个年代国内沿海的渔船,大多都还是木头的。

可在长崎这里,已经全是钢铁渔船了,且小船大多也都是玻璃钢的,用的都是高速柴油机,渔船跑起来比他们要快非常多。

说实话,要不是没钱,李多鱼真的很想买一艘。

谁不想船能开快一点。

而在他们参观渔船的过程中,造船厂一个叫小岛川夫的社长,非常地热情,非要请他们体验了一把外海钓鱼。

紧接着,李多鱼、陈冬青、何刚他们一群人,坐上了一艘钓鱼船,前往了附近的对马海峡。

当他们来到这个海域后,李多立马就知道他们要钓什么鱼了。

因为李多鱼的脑海里,有一张蓝鳍金枪鱼的洄游路线图和时令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