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23章
这场家宴,众人各怀心思。何苏玄与薛廷衍本就是八面玲珑的人物,席间谈笑风生,与长辈对答如流,引得薛亲王与沈老爷频频颔首。这般长袖善舞的做派,自然讨人欢心。
唯独薛召容静坐一隅,默不作声地自斟自饮。倒不是他故作清高,实在是自幼养成的性子使然,那些弯弯绕绕的心心思,到了唇边总不知该如何诉说。他不言语时,眉目间自带三分凛冽,叫人不敢轻易近前。今日他心中莫名郁结,又掺着几分隐忧,不知不觉便多饮了几杯。酒意上涌,眼尾泛起薄红,连耳尖都染了霞色。偏他浑不在意身上未愈的伤,仍是一杯接一杯地饮着冷酒。指尖扣着青玉杯,在喧闹宴席间,自成一方寂寥天地。宴席散后,薛亲王携二子告辞时,沈支言远远瞧见薛召容耳尖通红,面色也不甚好看,想是饮多了酒。这人身上还带着伤,竞也不知顾惜,偏要这般豪饮她正暗自蹙眉,却见薛召容似有所感,抬眼望来。二人隔着庭院遥遥对视一瞬,随后薛亲王便带着儿子们迈出了府门。待薛亲王一家离去,何夫人却一反常态地拉着沈夫人热络寒暄。又是提及大理寺空缺的官职要留给沈三公子,又是说起李贵妃在宫中设宴相邀。这般殷勤,倒叫人摸不透其中深意。
何苏玄也未急着回府,反倒与沈家几位公子下棋对弈至傍晚。他原想寻沈支言说话,却听闻她身子不适已回房歇息,只得作罢。何苏玄离了太傅府,马车并未驶向何府,而是径直往皇宫的公主殿去了。薛亲王带着两个儿子回到王府,将人领进了书房。兄弟二人垂手立于案前,父亲并未赐座。
薛亲王目光在二人身上扫过,沉声道:“太傅府既已去过,礼数也周全了。想来沈太傅对这门亲事,应当不会再推拒。眼下情势紧迫,容不得半点耽搁。明日就着人准备定亲的聘礼,一应礼数都要周全。”他说着看向长子薛廷衍:“廷衍,明日你去知会往来官员,还有那些世交故旧。”
说罢,他的目光转向次子薛召容时骤然转冷:“你今夜就动身去西域。上回让你除掉那个与廷衍接头的首领,你却让他逃了。如今这人成了关键,必须尽快解决。这差事既是你办砸的,就该由你弥补。”薛亲王从案屉取出一枚令牌掷在桌上:“现在就出发,提着他的人头来见。”
薛召容闻言眉头紧蹙:“父亲,既已要定亲,为何偏要此时去西域?此行少说也要多日。况且那日救大哥时情势危急,能全身而退已属不易,实在无暇道杀那首领。此事固然要紧,但眼下与太傅府定亲才是重中之重。”薛亲王目光一沉,指节在案上重重一叩:“定亲之事自有你大哥操持。我看太傅大人,倒是更中意廷衍。”
更中意廷衍?
父亲这话如同惊雷炸响,这是要将沈支言许给薛廷行?“父亲不可。"薛召容倏然道,“儿子愿意迎娶沈支言。”他愿意,他现在非常愿意。
愿意?薛亲王闻言眯起眼睛,薛廷衍也错愕地转头。书房内霎时静得出奇。薛亲王见他情急,不由冷笑:“现在知道着急了?先前给过你机会,是你自己推拒。后来又多给了你七日时间,也不见你点头。如今事到临头才反悔,这世上哪有这般便宜的事?”
他站起身,负手踱到窗前:“本王原想着,这婚事无论许给你们兄弟谁,于王府都是助力。可如今,廷衍在西域遇险,分明是皇家的手笔。他需要太傅府这门姻亲,更需要沈家背后那些的势力。这些,只有廷衍娶了沈支言,才能名正言顺地接手。”
这场西域变故,让薛亲王改变了想法和策略。薛召容紧皱着眉头,冷声道:“父亲可曾问过沈支言的意思?您怎知她就愿意嫁给大哥呢?起码要给与她尊重。”
“她的意思?“薛亲王猛地转身,一甩袖袍,“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何时轮到她自己做主?她能嫁给你大哥,也是她的福气。”福气?
嫁给他就是绰绰有余,嫁给大哥就是福气?“二弟。”一旁的薛廷衍抬手拍了拍他的肩,“你莫要如此说,你怎知沈姑娘不愿意嫁给我呢?我瞧着她聪慧可人,倒是极合眼缘。你素来对婚事避之不及,既然本无此意,又何必勉强?此事原就该由我来办,前些时日不过是因西域事务缠身,才劳父亲多费周章。现在,不必这么麻烦了,我娶便是了,你以后依旧可以享受自由。”
呵!
薛廷衍这话既显兄长气度,又暗指弟弟反复无常。薛召容冷眼睨他,甩开他搭在肩头的手,对父亲道:“父亲,儿子早有心求娶,只是顾虑婚事仓促恐唐突了她,这才多费了些时日准备与她接触接触,时下我前去下聘也不晚。至于西域之事,儿子事后定当亲手了结那贼首,绝不留后患。”
薛召容据理力争,让薛亲王讶然,他怎么也没有料到,先前互相推诿的两个儿子,如今竞争抢起这门婚事来。
他了解这俩儿子,老大突然松口,无非是西域遇险后急于寻个庇护?可老二却不同,今日见他面对沈支言那般情态,分明是动了真心。他原以为这情爱之事,即便要动情,也该是长子在先,谁知竞是这个木头似的次子先开了窍。只是天家贵胄,动情便是大忌。有了软肋,就等于将命门递到旁人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