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第八十三章
时间进入九月末,蒙骜终于成功攻破魏国的山阳(今河南省焦作市),完成战前制定的目标。
亲政后第一次对外用兵就大获成功,总算是扫清了嬴政心中因生母背叛生成的浓厚阴霾。
喜上眉梢的他结合此次战果与之前夺取的魏国土地,新设一郡,名为东郡,以濮阳(今河南省濮阳市)为郡治。
同时写了一封言辞亲切的信送给嬴成蟜,大意是牵制他此次赵国的目的已经完成,赶紧地回咸阳陪他过新年。
以及扶苏已经学会简短的拜年吉祥话,很想念他这个叔父,届时也要给他拜年。让他准备好丰厚的礼物当压岁钱,否则就要动用"哥哥的威严"。嬴成蟜放下信的时候满心里不住重复幼稚两字,但嘴角却是任谁都能看出愉悦心情的高高翘起。
说实话,他也有点想回去了。
不过不是因为想赶回去过年,而是李信前些天闲出屁了,撺掇着章邯用面前这座小城试验新练的攀城夜袭战术。
章邯最开始是不愿意的,但年轻人爱面受不得激将,手底下的兵也追求进步,最终还是捱不过点头答允了。
而当养精蓄锐的劲卒碰上厌战思归的疲兵,结果自然是显而易见的。也就是两人只是抱着验收训练成果,而非攻下城池的目的,否则还真能创下用两百人夜袭就拿下足有四千人驻守城池的壮举。饶是如此,一晚惊乱也让赵人城内失火,火光烧红了半片天空,因此死伤的兵卒百姓保守估计也要破千。
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场夜袭让赵国君臣产生了战略误判。本来自长平之战后赵国上下或多或少都对秦军带点畏惧心心理。加之没了平原君和信陵君这对贤名远播,威望足能服众的姐夫与小舅子组合居中斡旋,魏国还收留了愤而出走的赵将廉颇,所以继位不久的赵悼襄王对魏国的求援也就是个“好好好,我知道了"的嘴上应付。有那帮助你和秦国作战的兵力,不如投入对燕国的作战啊。毕竞燕国是真好打,一打一个准,几场仗打下来,国库都充盈了不少。之所以赵国还肯出五千兵正面据守,全是为了向魏国展示尽力解决问题的态度。
你们魏国人都看着啊,不是我赵国不仗义,实在是秦国太难缠了啊,我有心无力,有心无力,千万不要怪我。
前期还肯派出小股部队与秦军接战也是为了表现态度。你们秦国也看着啊,我们赵国可不是魏国那样的软柿子,若敢来犯,必叫你有来无回!
然后就被初出茅庐的李信用陇右骑兵与章邯亲领的蹶张士(弩兵)干得信心破碎,用据城坚守硬拖。
等到后来赢成蟜表露出只要你们赵国不去帮魏国,我就不会攻击的姿态,赵国守将喜不自胜,万分配合地用自己名字为赢成蟜镀金。被一个年纪刚刚十五的半大少年率领的军队打败,吓得丧失了出城接战的勇气固然丢人,可丢城失地是会危及性命,带累家族的啊。秦军凶残天下皆知,只要这位长安君愿意保持克制,让城不是在自己手上丢了,别说是自己变成他的垫脚石,就是把人顶在脑袋上供起来也是可以商量的结果一场夜袭让赵国守将的庆幸与期盼通通落空。对面那小子根本不是来镀金的,而是个心黑的!先把獠牙隐藏起来,一旦见到他松懈,就会毫不犹豫扑上来咬一口。坏了,如今秦国对魏国攻势已毕,蒙骜不会挥师北上,接着攻击他们赵国吧!
虽然如今已然进入冬月,不是打仗的好时间,蒙骜统领的秦军连续作战也会面临战斗意志下降的问题,可万一呢……秦国可是已经当了一百多年的战争疯子了,如今又是秦国那位国君刚刚亲政,迫切需要胜利奠定威望的关键期。
而且秦军连夜里攀城偷袭都弄出来了,还有什么是不敢干的!赵国守将是越想越害怕,越想越慌,忙不迭地把自己的猜测担忧写成奏表送到邯郸。
赵国君臣得知消息后也是惊讶万分,最终商讨出的结果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准备把今年对燕作战中表现十分突出的李牧调来与赢成蟜对垒。换而言之,如果嬴成蟜再不走,他就要直面战国四大名将里的李牧了。虽然如今的李牧尚未进入巅峰期,未必不能正面战而胜之。但兵者乃国家大事,指挥者任何一点微小疏忽都容易导致作战失败,付出千百条生命作为学费。
考虑到原历史线上李牧的剽悍战绩,嬴成蟜现在还真有些打怵。而且第一次领兵对外作战的句号还是画圆满些,也算当个好兆头,所以马上收手最为划算将来或许可以撺掇他哥命王翦为主将对阵李牧,他跟在旁边长点见识。说不定就能把战国四大名将变成战国三杰/三英呢。不过这属于最坏打算,嬴成蟜最中意的还是性价比高的防患于未然之策。他提起笔略作沉吟,开始给他哥回信。中心意思就一条:“能不能赶在新年前回去还得看具体战况。不过他从李牧攻燕之战中觉得其人危险性较大,是个名将胚子。最好再拨给如今人在邯郸的姚贾二百金,让他再接再厉,用这些钱贿赂赵国丞相郭开,找茬把李牧给弄死。”
嬴成蟜不清楚哥哥是否会听从他的建议。但他很清楚在如今的秦国,也只有他可以不提供任何实证,仅用似是而非的感觉就让他哥提供三百金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