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身家即將暴涨!
洛杉磯。
“沈,welcome to la。”
接机口,罗伯摩尔笑眯眯的献上一个拥抱。
“谢谢。”
听到la这个词,沈良忽然没来由的想到了x照门的那位男主角。
『我是陈冠西,我现在在la,我遇到一些很坏很坏的人……威信转帐300块,帮我回香江,你懂我意思吗?』
“是累了吗?”
发现沈良愣神,罗伯·摩尔十分主动贴心的慰问著。
当下。
派拉蒙和沈良的合作正处於蜜月期,有《惊天魔盗团》的爆炸性票房,续作的开发是派拉蒙未来两年的重点工作。
续集有多赚钱?
看看《哈利波特》系列,那就是最好的標杆。
只要质量能够跟上,那是一个风险极低的项目。
资本最喜欢这种风险低,回报高的项目,每一个成功的ip,都是一座源源不断的金矿。
而现在,根据当初的协定,《惊天魔盗团》的主控方是深光和派拉蒙,双方共享版权。
这不是蜜月期是什么。
如果不是蜜月期,罗伯·摩尔这样的副总裁哪会亲自过来接机。
老美的人情世故一样不少。
“忘了恭喜你。”
前往车库的途中,罗伯笑著祝贺道。
“恭喜你旗下又多了一家上市公司,微博最近在华尔街那边很热。”
“推特的很多功能都是从微博借鑑的,华尔街资本很好看这个创意十足的项目。”
罗伯摩尔说的虽然有点夸大,但也有部分是事实。
比如推特借鑑微博的事。
那是真的。
什么老外不借鑑,不抄袭,都是假的,天下文章一大抄,网际网路公司的模式也类似。
只要是那种优秀案例。
直接发动写轮眼,你的就是我的。
像什么热搜指数、话题广场、图片替代文字限制等等,推特都把它给抄了个遍。
甚至推特能得到各路资本的青睞、追捧,都有微博的一份功劳。
微博比推特更早进入市场成熟期、稳定期,如果不是地域限制,以及一些文化隔阂,微博早就进军欧美了。
其实。
微博背后的股东也推动过微博和推特的合作,但沈良对那种合作没什么兴趣。
真以为欧美市场没有门槛吗?
隱形的门槛,一样都不少,这也是深光没有大举进军欧美,进军好莱坞的缘由之一。
“谢谢。”
沈良呵呵一笑。
“我其实日常不太参与微博的管理,微博能够成功上市,大部分都是微博团队自己的功劳。”
“no,no,no。”
罗伯摩尔连连摇头。
“沈,你有时候就是太谦逊了,或许,这是你们东方人的內敛,我想,如果没有你的资助,微博的诞生或许还要迟上几年。”
“哈哈。”
眼看沈良还想说什么,罗伯哈哈一笑。
“这些可是微博的ceo亲口在路演时说的,华尔街日报上面都写著呢。”
微博的影响力目前仅局限在亚洲地区,国內最火,日、韩地区也有大量的用户。
不过。
日韩分部和微博本部不是一回事,日韩分公司的大股东都是当地的企业。
这也是门槛之一。
那些地方和財团可不会轻易把一个具备重大影响力的舆论工具交给一家华国企业控股。
瞅瞅日后的海外斗音。
老美那么干,吃相也太难看了一点,但也只是吃相难看,这块肉,吃总归是要吃的。
很快。
沈良和助理一行人就到了酒店,办好入住,稍作休息,他就参加了一场由罗伯·摩尔举办的晚宴。
在这场宴会上,派拉蒙幕后的雷士东家族也派了人过来,不是老板萨摩·雷士东。
人家今年都86岁了,日常根本不管旗下的公司事务,最多参加一下董事会。
业务?
不管。
都是子女负责。
雷士东家族的那些破烂事,沈良根本不想参与,不论是谁,都是说一些场面话。
实质性接触?
没有!
隔天签完合同,沈良二话不说直接飞去了纽约。
微博团队,以及幕后的投资人,早就眼巴巴的等著他参加路演。
谁让《魔盗团》前段时间火的发烫,相比於微博,阿美莉卡人民更熟悉《惊天魔盗团》。
有沈良这块招牌,能多吸引一点投资者、机构,那都是好的。
接下来的十来天时间,沈良白天跟著团队路演,晚上忙著《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的前期筹备事宜。
如今。
电影只確定了男一號,男主角是马修·麦康纳,也就是日后《星际穿越》的男主角。
其他的女一、男二的角色都没定。
可以確定的是,这两个角色都会从华人演员群体中挑选,当然,是国內的演员。
好莱坞其实也有不少华人演员,但就像国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