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历史军事>抗战:从炮灰团开始崛起> 第9章 王凌心中的好武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章 王凌心中的好武器(2 / 3)

,普遍装备于中央军和地方部队,一度成为中国军队的主力轻机枪——余程万守常德的时候,部队里就有不少的启拉力。

1934年,川省军阀刘相控制下的华兴机械厂开始仿制启拉利,提供给川军,到1939年停产时,一共生产了6000余挺,是川军的主力轻机枪,装备率达到了一个连六挺的规模。

是的,你没看错,穷的叮当响的川军确实达到了每个步兵连装备六挺轻机枪的规模,且迫击炮的装备普及率也不低。

川军穷是极度缺乏有效的反坦克和攻坚武器,且在装备损失后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补充。

电视剧里,龙文章在虞啸卿那里搞来一挺轻机枪,孟烦了说是英制口径,但那挺轻机枪就是启拉力,也就是当时要麻不在了,不然肯定能认得出来。

启拉力轻机枪在当时果脯军队中的地位,有点类似勃朗宁M1918A2在霉菌中的地位,是班组支援火力的支柱,在全国的装备数量在一万挺以上,是装备数量排名第二位的轻机枪。

最最重要的,也是王凌认为其最适合国内战场的原因是:便宜(系统中SIG原厂的7.92mm版本只要15点积分)和弹药通用。

7.92mm口径的启拉力几乎可以发射任何一种79枪弹,必要的时候,就连老套筒和老款汉阳造用的圆头弹也能拿来凑凑数。

这样的武器要是还不适合国内战场,那也没什么武器还能适应国内的战场了。

重要的,最最重要的是,看过了系统商城里的图片介绍之后,王凌才发现,自己在军博参观的时候见过这枪的实物,并且在某个开放日的时候亲自上手无实弹操作过。

他对这支枪的了解,也绝大多数来自军博的讲解,因此颇有好感。

同时,他选这款枪也并不仅仅只是因为它便宜——歪把子还便宜呢,你看他用不用。

主要还是这款轻机枪与现在主流的捷克式、勃朗宁这些轻机枪在性能上算是各有千秋,并没有太大的差距和缺点,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是要以性价比为优先了。

以上,就是王凌心目中的适合的武器,这些武器就足够连级单位使用的了——营级以上的部队编制暂时还没有考虑,王凌打算先以连为标准对这些溃兵进行整编,等到有了足够的军官和技术兵种之后再考虑编组营级编制。

……

选好了武器,王凌开始进行部队的编制的编组。

低下头,王凌一笔一划的写了起来。

首先是军队建制的基础——步兵班。

王凌选择使用九人编制的步兵班,这也是现在各国的一个主流编制,另外流行的还有10人班、12人班、14人班,最小众的是意呆利的编制,他们一个班有16个人。

在这个九人班里,王凌设置了一名班长、一个三人的轻机枪组和一个五人的步枪组。

班长是一个班的灵魂,王凌给他安排的也是最豪华的装备,除了装备一支花机关(携带4个32发弹匣)之外,还额外装备了一支9mm驳壳枪(携带3个10发弹匣),用来增加班长在近距离肉搏战时的战斗力和存活率。

除此之外,鬼子的4倍望远镜也给班长装备上了,国造的中正式指北针也得来一个,这玩意儿1积分两个,虽然看着不起眼,但是能在细节之处增加部队的战斗力,另外还给班长装备了一个信号灯,王凌选的是汉斯的胸挂式三色信号灯,这玩意儿也便宜,1点积分能买四个。

机枪组三人,机枪手装备一挺启拉力轻机枪(携带四个弹匣),同时还额外装备了一支9mm驳壳枪(携带1个10发弹匣)用来自卫,这也是整个步兵班里唯二装备了手枪的人;

副射手装备一支马四环步枪,携带机枪维修保养套件、一根备用枪管和四个弹匣;弹药手同样装备一支马四环步枪,携带十个弹匣。

因为启拉力标配的就是25发的弹匣,所以弹药持续性本来就比捷克式要强,加上副射手和弹药手本身携带的50发步枪子弹,整个机枪组一共有550发7.92*57mm尖头步枪弹。

步枪组的组长装备一支花机关,携带四个32发弹匣,不装备手枪,四名步枪手都装备马四环步枪,其中一名步枪手携带一支二八式枪榴弹发射器,携带发射器的步枪手携带6发枪榴弹和45发步枪子弹,其他三名步枪手各自携带95发步枪弹,同时四人额外还要再携带1发枪榴弹。

整个步枪组一共携带10发枪榴弹、128发9mm手枪弹和330发7.92mm步枪弹。

除了这些武器,弹药方面则是除了机枪手和掷弹兵之外都携带两枚巩县造手榴弹(1积分20枚),并且所有人都需要再为机枪手携带额外的一个25发弹匣。

这样一来,每个步兵班装备1挺轻机枪、2支冲锋枪、6支步枪、2支手枪、1支枪榴弹发射器,火力方面已经和13人的鬼子步兵分队不相伯仲了,战士们随身携带的弹药则有1080发7.92mm步枪弹、296发9mm手枪弹、14枚手榴弹和10枚枪榴弹,弹药充沛程度足以媲美最精锐的嫡系中央军。

只是这样一来,加上每名士兵的标准单兵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