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野浑身一震,张大彪的话像重锤敲在心上。那句“组织任务”让他瞬间清醒过来。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烦躁和不情愿,眼神重新聚焦在李明和苏晴身上。
“是!营长!”
他挺直腰板,对着张大彪敬了个礼,然后转向两位宣传干事,声音虽然依旧低沉,却少了那份抗拒,多了几分军人的服从和认真:
“李干事,苏同志,对不住。刚才是我态度不好。既然是组织任务,我配合。你们问吧。”
李明暗暗松了口气,重新翻开笔记本,调整了一下思路:“林野同志,理解你的心情。
那我们换个角度,就从你参军开始说起吧?你才参军两个月,就立下如此战功,是有什么特殊经历吗?”
这个问题似乎戳中了林野某个开关。他眼神微动,不再是刚才那种空泛的抗拒或刻意的低调,而是流露出一种复杂的、带着沉痛的真实感。
“特殊经历?”
林野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丝苦涩,回忆起前身的往事。
“李干事,我老家在晋中的林家村。两个月前,小鬼子扫荡,整个村子…都没了。”
他的声音很平静,但每一个字都像浸透了血泪,“我爹我娘,我姐,还有刚会走路的小外甥…都死在鬼子刺刀下。我是被压在死人堆里,才捡了条命。”
院子里瞬间安静下来,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刚才还兴奋议论的新兵们瞪大了眼睛,脸上血色褪尽。
张大彪抱着胳膊,沉默地看着林野,眼神复杂。
苏晴捂着嘴,眼中满是震惊和同情。
“后来,我一路要饭,差点饿死在路边,是碰上了咱们新一团转移的队伍,被炊事班的老班长塞了两个窝头,才活下来。”
林野的声音没有起伏,像是在讲述别人的故事,“参军?就是为了报仇!多杀几个鬼子!给爹娘姐弟报仇!给林家村几百口子乡亲报仇!”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李明和苏晴脸上,带着一种近乎执拗的坦诚:“所以。
什么技巧?
什么感受?
我攀崖的时候,脑子里全是林家村烧焦的房子和亲人的脸!
我砍鬼子的时候,就想着多砍一个是一个!砍倒一个,就算给我爹娘姐弟多垫一刀的债!这就是我的‘英勇想法’!
够详细了吗?”
这番血泪交织的自白,像一把冰冷的匕首,剖开了战场英雄光环下残酷的底色。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刻骨的仇恨和活下去复仇的本能。
李明手中的笔悬在半空,久久无法落下。
他准备好的那些“英雄成长轨迹”、“战术心得”问题,在这血淋淋的现实面前,显得如此苍白可笑。
苏晴的眼眶已经红了,她默默收回了准备拿相机的手,紧紧攥着挎包的带子。
张大彪适时地开口,打破了沉重的寂静,声音低沉而有力:“林野说的,就是咱们很多战士的心声。
国恨家仇!不把小鬼子赶出去,咱们谁都没好日子过!
他的本事,是在这血海深仇里逼出来的!是在咱们新一团这个集体里,跟着老同志一刀一枪练出来的!”
他上前一步,指着林野,又环视众人:“你们要宣传,就宣传这个!
宣传咱们战士为什么豁出命去打鬼子!
宣传那些像林家村一样被鬼子祸害的村子!
宣传咱们新一团是怎么在血里火里滚出来的!
别光盯着一个人!咱们八路军的英雄,从来就不是一个人!”
张大彪的话掷地有声,带着硝烟和血的味道。
李明彻底收起了笔记本和笔,神情肃穆:“张营长,林野同志,你们说得对。是我们狭隘了。
英雄的诞生离不开苦难的土壤和集体的熔炉。
今天的采访,给我们上了深刻的一课。我们会如实向旅部汇报,调整宣传方向。”
苏晴也用力点头,声音带着一丝哽咽:“林野同志,谢谢你告诉我们这些。这才是…最真实的力量。”
她看向林野的目光,充满了理解和深深的敬意,再无半点猎奇。
林野却是想起了李云龙临行前那张笑嘻嘻的脸庞,心中暗道不好,差点把最重要的事情忘记说了。
他喉头动了动,抬眼望向还沉浸在震撼中的李明和苏晴:“李干事,苏同志,既然要宣传,能不能帮新一团跟总部提提需求?
咱们子弹比金疙瘩还金贵,上次战斗后,全团战士平均子弹数不到五发......”
他顿了顿,指了指院子里擦枪的战士,“这些同志有多少连实弹训练都没经历过,就上了战场。”
张大彪闻言眼睛一亮,跨步上前补充:“可不是!虽说咱们新一团能打,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要是能拨点汉阳造,再补充百八十号新兵,下次碰见鬼子,咱们保证啃下块更大的骨头!”
李明和苏睛听完之后愣住了,尤其是苏睛,上一秒她都感动的落泪了,这眼泪刚刚滑落,下一秒眼前这个家伙就让他们跟首长提新一团缺兵缺弹。
这……合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