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着呢,所以老天爷答应了!”
在杜鸢的轻笑中,他刚刚说出的祷词,先后浮现于前,凭空成诏。
平澜公瞠目结舌。
杜鸢轻笑一声后,抬起小印就要代为落在这天诏之上。
略有阻滞之感,不过依旧轻易。
因为平澜山神之位,实至名归。
可也在此刻,山下弥水之上突然生变。心有所感的杜鸢手中微停的看向了下方弥水。
只见游船已经爆裂,两名在他眼里如渊如天虚实不定之人更是沉浮于弥水之上,隔空对峙。见状,杜鸢眉头微微挑起的再度向着苍天拱手求道:
“万请加赐弥水之权,已让平澜公可以再安波澜,得救黎民!”
天诏虽然还在,但苍天却再无回应。
山水不相容,功德不相匹,无可加赐也。
心头略微所感的杜鸢深深皱起了眉头。
正思衬间,却猛然见天雷轰落,弥水直上。
二者对撞之下,不仅万籁皆寂,天地变色。
哪怕隔着如此之远,那水汽都是冲将而来,吹的二人衣角翻飞,林木呼啸。
唯有天诏从始至终毫无所变。
随即,二人更是看见弥水悬河而起,似乎马上就要覆压四方,以成洪灾。
平澜公不知道怎么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看着似乎马上就要重新泛滥的弥水干着急。而杜鸢则是看向了那正在不断奔逃的万千黎民,他们肉体凡胎,逃无可逃。
自己都察觉了这一点后,他们便将最后一丝渺茫的希望,尽数寄托于缥缈的神佛,朝着虚空拼命叩首祈求。
此情此景,令杜鸢眉头深锁。
然片刻之后,便是随着一声叹息舒展开来。
没什么可以纠结的,万千黎民性命就在眼前,自己也有力一试。
不就是一个越发失衡吗?
地藏王菩萨都说了。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真言一出,万丈佛光至此而起。
煌煌如大日,顷刻亮白昼。
那天诏也才在此刻归于无形。
于此异乡道出大菩萨菩提心的杜鸢跟着摘下了头顶的白玉簪子。
发髻零落,长发消散。
复归本我的杜鸢一手庄严合十,一手稳托法印,朗声长笑:
“平澜山山神,听封!”
佛音大唱,妖魔邪祟,皆为所镇!
无名神庙之中,端坐神台把玩着白玉菩提的那位,也慢慢停下了手中动作。
继而,跟着杜鸢所言,握着白玉菩提不断落笔。
杜鸢每说一个字,此间就跟着写成一个字,继而成诏浮于杜鸢身前。
“尔生前引水安澜,功盖青州,今敕封尔为【平澜山正神】!”
“今劫数滔天,众生啼哭。”
“故赐尔山川水脉之权。”
“着尔即刻显化真身,立镇此劫!”
诏书落定,敕镇坤舆!
金身已复的平澜公早已随之深深拜服。
“平澜山山神领法旨!”
看着山下逐渐青晏的弥水,轻笑一声的杜鸢取出了那枚白玉簪子。
把玩片刻后,无奈笑道:
“说是压一压佛法一脉的修为,不曾想,如今却是差的越发大了。”
最开始杜鸢所想的,本是借青州全城百姓之力,抬一抬自身道家一脉的修为。
以便让两脉不那么失衡。
可如今,却是.
可惜,但不后悔,甚至十分庆幸。
毕竟如此才说明,他还是他。没有变的和下面被拍碎的两人一般,眼中只有“自利’而无“旁余’。或许不这样真的会过的更好,但,那样真的更好吗?
白玉簪子重新插上,满头长发随然而回。
万丈佛光自是如数消失。
唯一不美的就是,这个自己盘的发髻有点难看了。
但杜鸢摸了摸觉得应该还算凑合。
笑笑后,抬脚朝着青州而去。
今夜还有最后一点才能收尾呢!
正好,也让我这奔波半天,一无所得的道士赚赚余利!
弥水两岸,无数百姓喜极而泣,哪怕佛光已然消失,山神亦是不见。
可他们依旧不停的朝着平澜山顶礼膜拜。
今夜浩劫,如无菩萨显灵,这青州定是十室九空之惨象。
因着几乎所有人,不论男女老少,贩夫走卒都在不停的膜拜佛光消散的平澜山。
也就没有人注意到,在弥水河畔,一个狼狈的身影扑腾着爬上了岸边。
此刻更是直喘着粗气,倒在岸边宛如死狗。
按理说这般狼狈还能捡回一条性命,理应再无他顾。
可这人不同,他喘过气后,就是狂笑了起来:
“哈哈哈哈,本王这都安然无恙,本王这都安然无恙啊!”
“天命!我果然有天命加身!”
历尽波折,可却次次有惊无险。
最后更在那般大浪下毫发无伤的回到了岸边,而没有淹死在弥水之中。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安青王,越发笃定自己定然真的天命在身!
不然他怎么还能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