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阵雷吉纳的助攻帽子戏法,像是一枚精确制导的信号弹,将全意乙乃至意大利更多审视的目光,引向了这个在亚平宁半岛北方悄然崛起的少年。
《米兰体育报》对他的关注度节节攀升。
每周一意乙板块的最佳阵容评选,萧阳的名字几乎成了不消多言的固定班底。
加盟至今,十七轮意乙联赛,他代表布雷西亚出场十五次。
其中初期还有两场是从替补席站起。
十五场,八次入选当轮最佳阵容!
这个频率,已然超过了上赛季整个布雷西亚队入选的人次总和。
“绿茵快马”让他拥有撕碎边路和冲击中路的爆破力。
“猎鹰之眼”辅以“大步流星”,让他的中路推进和关键一传成为球队最致命的指挥官。
百步穿杨让他能在禁区外就可以实施精确打击。
现在,又多了禁区内的“十步一杀”与“猎手本能”,使得他原本略显单一的进攻终结方式瞬间立体起来——能疾如闪电般长途奔袭后百步穿杨,也能如同魅影般在混乱禁区捕捉电光火石的机会。
能扛住后卫护球做桩,亦能瞬间变向摆脱送出致命直塞……
他几乎在每个进攻环节都具备顶尖或卓越的能力。
意大利足总的目光也投向了这里。
这个在意乙赛场上横扫进球助攻双榜,将其他同龄甚至经验丰富的老将都远远甩开的小家伙,正在成为意乙联盟竭力推广的一张亮眼名片。
布雷西亚俱乐部内部,更是沉浸在一片巨大的喜悦之中。
从管理层到工作人员,从教练组到球迷,所有人都清楚,他们租借而来的不是一块璞玉,而是一把已经光华四射的宝剑。
萧阳的心中非常清楚。
外界的喧嚣,是动力也是压力,媒体的赞誉,是蜜糖但也暗藏漩涡。
当前对他而言最核心的目标是稳住布雷西亚的榜首位置,帮助球队夺取意乙冠军。
这不仅关乎团队荣誉,更直接关联着那个悬浮在脑海深处的、散发着幽蓝光芒的系统任务!
那是通往更广阔舞台的强大凭证。
时间来到岁末。
12月24日,圣诞前夜的寒意包裹着博洛尼亚地区的艾米利亚大区。
布雷西亚客场挑战摩德纳。
毫无疑问,作为近期整个联赛中最炙手可热的焦点,萧阳成了对手战术板上用最粗的红笔圈出的重点关照对象。
摩德纳的教练组显然对他做了详尽的研究。
他们得出的结论,与前不久试图封锁萧阳的雷吉纳如出一辙:
限制他的空间!
压缩他在禁区前沿的活动范围!
在他们看来,这个年轻人虽然数据惊人,但踢球风格与传统前锋颇有不同。
他不喜欢在禁区内当支点肉搏。
也缺少那些顶级射手标志性的、反复的禁区穿插。
相反,他更习惯回撤接球,在中路或边路进行冲击和组织。
“堵死他在弧顶附近的活动!把他的威胁逼向边路,或者迫使他陷入无谓的阵地战绞杀!”教练的指示在赛前布置会上掷地有声。
比赛开始后,摩德纳的队员们忠实地执行了这一战术。
他们在本方禁区前沿布下了紧密的重兵。
两条平行线如同焊在地上的铁闸。
试图将萧阳这匹撒缰的奔马,牢牢挡在危险区域之外。
开场十五分钟,他们的防守看起来颇具成效。
萧阳在威胁区域附近拿球时,总会第一时间陷入至少两人,甚至三人的包围夹抢。
很难舒服地转身,更别提用标志性的长距离冲刺来冲击防线了。
看台上摩德纳球迷的助威声浪高了几分。
仿佛他们已经找到了克制这个现象级天才的钥匙。
然而,摩德纳的教练组永远不可能知道,现在的萧阳早已不是几天前的萧阳!
胡布内尔模版的烙印,早已无声地重塑了他的禁区本能。
当发现禁区前沿空间被锁死,他非但没有急躁和沮丧,眼底深处反而掠过一丝近乎于……兴奋的光芒?
那是猎食者察觉到环境变化后的本能。
既然中路铁桶密布,那就在猎场内做文章!
他不再执着于回撤很深要球组织,也不再尝试强行用速度去撞开空间。
他开始像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幽灵前锋”那样,在狭小的禁区弧顶和点球点附近,不动声色地……
游弋。
跑动不再是大开大合。
步伐变得轻巧而诡异。
总是在摩德纳后卫认为他应该出现在A点盯防时,悄无声息地滑向了B点。
总是在他们认为他要冲击身侧时,一个巧妙的停顿或反向的折返,便将防守阵型的短暂空隙暴露在自己眼前。
那是属于胡布内尔的杀手特质——不浪费一丝体力在无效跑动上,只专注于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死亡节点。
机会第一次降临在上半场第三十三分钟。
布雷西亚在左路形成一次攻势未果。
皮球被慌乱解围,高高飞起,落向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