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见上使!”
整个皇宫内外拜倒一片。
陈青山心中疑惑,却也明白此刻并不是好奇的时候,只能跟着百官一起下拜。
“景国柳乘风,接旨!”
空中的人影沉声开口,其面容被一片光辉遮掩,模模糊糊,只能隐约看出那是一个男子。
“臣在!”
柳乘风深吸一口气,以头触地。
下一刻,但见那人影袖袍一拂,一道散发着璀璨金芒的圣旨出现!
那圣旨迎风便涨,顷刻间化为遮天蔽日,犹如一片金黄色的天幕横压在整个皇城上空。
与此同时,一股恐怖的威压从那圣旨上轰然绽放而出,让在场所有人都不由脸色一变,仿佛身上被压了一座大山!
代表着景国气运的大鼎在这威压下不停颤动起来,隐约间,仿佛能够听见鼎中响起阵阵龙吟。好在这威压来的快,去的也快,短短几息时间便消散无踪。
“天命大越皇帝,诏曰:朕欣闻景国柳氏一门,顺天应命,克定六郡,救万民于水火,功莫大焉,惜柳淳风英年早逝,其子柳乘风德行并重,有乃父之风,可堪大任。”
“即日起,命柳乘风嗣继王位,袭爵景王,钦此!”
那人影宣读完毕。
下一刻,圣旨上一个个巨大的字符化为无数流光,顷刻间恢复了原本的模样,出现在柳乘风跟前。“臣柳乘风领旨谢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柳乘风恭恭敬敬,双手接过那一道圣旨。
天空中的人影见此,这才微微点头,随即便是二话不说,身影化为一道金色遁光,以极快的速度消失在天际间。
“恭送上使!”
柳乘风高声相送。
直至其彻底消失在视线中,这才站起身,眼中却没有欣喜,反而更多的是凝重之色。
他缓缓转过身面向群臣,将手中圣旨举起。
“参见陛下!”
百官齐拜,山呼海啸,声震四方。
有了越国皇帝的圣旨册封,至此,柳乘风便是真正的景国之主!
“朕既即位,即刻起,当大赦天下,六郡同庆!”
柳乘风扫视群臣,朗声道:“传旨,凡我景国各县,有受兵灾人祸,饱受战乱之苦者,即日起皆免税三年,与民生息!”
“各县官员,治下田亩复耕,百姓安居乐业者,当视其政绩晋升拔擢,当然,若有欺上瞒下,贪污自肥者,依律皆斩,绝不留情!”
“陛下英明。”
众臣闻言,不由满是惊讶,随即纷纷高呼英明。
谁也没想到,这位新帝刚刚即位的第一道圣旨,便是给那些在战争中受了极大创伤的百姓免税。此举虽有收买人心之嫌,却也不失为一道极其高明的策略。
安抚百姓的同时,更是明明白白的告诉群臣,他并非昏君,更非残暴不仁,只要有能力,忠心为朝廷办事,便能够得到回报。
可谓是一举两得。
还不待百官从惊讶中回过神来,柳乘风便再度发出了第二道圣旨。
“朕决意,三月之后,开一场文武恩科,传旨各郡,天下凡有心为朝廷效力者,皆可参加,文武举子,生员若有困难,沿途各郡县官员必倾力相助,不得怠慢,违者重处!”
恩科!
听到这两个字,许多官员都不由一怔,不少雍国老臣更是产生了一种恍如隔世的错觉。
要知道,自从雍国崩溃及至如今,已经很久没有再开科举了。
毕竟天下动荡,兵戈四起,根本不具备举行科举的条件,待柳淳安登基之后,更是忙着恢复秩序,重整山河,科举也因此一再延后。
而现在,终于要再开科举了,而且还是文武恩科,这绝对是一个重磅消息,足以震动六郡!对于各地的学子而言,更是一个天大的惊喜,让他们终于看到了希望。
“陛下开科取士,乃定国安邦之道,这是德政,更是王道,此举必能引天下英才纷纷涌来,为朝廷效力,臣为陛下贺,为景国贺!”
杨庆尧不由上前,沉声说道。
“为陛下贺,为景国贺!”
眼见杨庆尧都站了出来,群臣也纷纷呼喊。
原本许多人对于柳乘风继位还心有疑虑,但此刻,却是疑虑尽消。
就连陈青山看向柳乘风,也不由得微微点头。
从免税,到开恩科,这位年轻的新帝,或许真的能够开创新风,带着景国重现盛世繁华!
柳乘风面色平静,闻言只是微微点头,继续开口。
“此番京城事变,能够力挽狂澜,拨乱反正,除了我柳氏先祖在天之灵保佑,更仰赖诸位有功之臣全力相助,因此,朕不能寒了功臣的心!”
柳乘风扫视全场道:“今日,便在这国运之鼎下,朕要论功行赏,举凡在京城事变中出力者,皆有封赏!”
此话一出,顿时一道道羡慕的目光都看向了那些跟随柳乘风起事之人。
陈青山也受到了不少关注,他深吸一口气,神色平静,抬头看去。
“杨庆尧听封!”
柳乘风将目光投向了杨庆尧。
“臣在。”
杨庆尧深吸一口气,他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