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清了清嗓子,朗声阅读起来。
待读完之后,场中众人不由满是惊讶,这首诗词绝对能入上品了,甚至宽松一些,可入佳作。“以花喻人,芳华易老,岁月控像,好诗啊……”
“妙,当为上品。”
“我倒是觉得,可列入佳作了。”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
老鸨看向清栀,片刻后,高声宣布道:“清栀姑娘觉得,此诗当列入佳作!”
“好,哈哈哈哈!”
话音方落,便只听得一阵大笑传来,纷纷看去。
只见贵宾席上,那锦衣折扇的胖子朗声大笑,一脸兴奋的道:“此诗是本公子所作,能入清栀姑娘眼中,看来我与姑娘颇有缘分。”
“原来是杨少所作,果然大才!”
“我早就猜到这是杨少的作品,果然不出所料,杨少之才,在下佩服之至!”
一句句恭维谄媚的话语从众人口中响起。
也有了解此人的深知这其中必有猫腻,却也不敢当面指出,只能撇撇嘴,在心中腹诽几句,以示不满。“此人是什么背景?竞引得这么多人吹捧?”
有人不解问道。
“兄台是刚来京城不久吧?这位可是大名鼎鼎,出身自京城杨氏,就是那位护国公杨庆尧杨大人的亲孙子,未来的国公爷!”
旁人解释说道:“有这样的身份背景,大伙儿攀高枝都来不及,谁敢惹他。”
“原来如此。”
那人恍然大悟。
陈青山在旁听了,不由心中暗笑。
没想到此人竞是杨公的后辈,看来孩子生的多了,有时候也并非好事,若不能严加管教,很容易变成绣花枕头的纨绔子弟。
“恭喜杨少,诗词列入佳作!”
老鸨适时开口恭贺,一番天花乱坠的阿谀之词,听得杨正浩通体舒泰,心满意足。
他目光灼灼的盯着清栀,仿佛此女已是他的口中之肉。
“接下来,是下一首,咦?”
待得众人情绪稍缓,侍女展开下一首诗词看去,只看了一遍,便又是一阵惊呼。
“这又是一首上乘之作,题名“蝶恋花,牡丹’乃是一首词。”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
待她念完,众人顿时不约而同的喝彩起来。
“佳作,佳作啊!”
“没想到赴这一场百花宴,还能见到如此佳作,只此一文,今夜便不算白来!”
“真是绝妙,也不知是何人所作,竞能将牡丹之美与闺中之情相合,看似在写牡丹,却是女子倾诉心事,以花喻情,以情表心,可谓神来之笔,当浮一大白!”
众人震惊过后,便是激动不已,纷纷四下看去。
杨正浩的脸色却是肉眼可见的阴沉了下来。
他没想到,自己请了一位朝中翰林所写的诗词,本以为十拿九稳,竞不料人算不如天算,会遇到一个这般强悍的竞争对手。
这让他心中涌起一股无名怒火,眼神不善的四下看去。
却是谁也没有发现,就在杨正浩身边的贵宾席上,那白面书生嘴角抿起一个微妙的弧度,不动声色的朝着清栀俏皮的眨了眨眼。
清栀面色一红,下意识的撇开目光,似不敢与之对视。
这一切,却是准确的落入了陈青山眼中。
“这首词,看来便是此人所作。”
陈青山看着那白面书生,心中莫名的涌起一股怪异感觉,却说不上来是为什么。
“看样子这书生与花魁早已情投意合,也不知此人是什么身份,竟能列入贵宾席。”陈青山心中暗道。“清栀姑娘认为,此词当列为佳作!”
老鸨笑道:“又是一首绝妙的诗词,且是难得的中词,看来今夜来的诸位,都是胸怀锦绣,藏龙卧虎,不知接下来,还会出现几首佳作,大家拭目以待。”
第二首佳作的出现,彻底引爆了现场的气氛。
众人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一个个翘首以盼。
然而令他们感到失望的是,接下来的作品再没有如两首佳作一般的品质,其中最好的也不过是列入上时间流逝。
很快的,便只剩下了最后一首作品,此刻大部分人都失去了耐性,纷纷将注意力放在了桌前的酒菜上,推杯换盏。
正当酒酣耳热之际,却听得那侍女的声音忽然变得有些发颤起来。
“这……这词………”
“怎么了?”
清栀有些惊讶的看向她。
品评了这么多的诗词,可从未见过她情绪这般激动。
贵宾席上,那白面书生和杨正浩也提起了精神,朝她看去。
“姑娘,这词,这词……我也评判不了,我……我念出来给大家听听吧。”
她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这才开口缓缓念了起来。
所有人都停下了筷子,纷纷好奇的竖起耳朵。
“卜算子,咏梅。”
听到又是一首咏梅,而且是词,众人不约而同的看向了贵宾席上的杨正浩。
杨正浩却是面带微笑,一脸自信。
自己的诗可是翰林所作,他不信有人能够超过自己。
要知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