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8章 慈善捐款(1 / 2)

不知不觉天色暗下来了。

夜风吹拂,院里的花儿随风摇摆,散发出阵阵芳香。

仿佛来到了早春的公园。

姜卫东满意点头,跟着朝院外的一名中年男子笑道:“鲁哥,以前是不是经常能嗅到我院子的花香?”

中年男子四十几岁,身材微胖,地中海发型,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穿着一身休闲西装,总是笑眯眯的,就像是一名中学老师。

他叫鲁强军,是姜卫东的新邻居。

姜卫东和楚楠搬家时,遇到了回家的鲁强军。

相互介绍后,添加了联系方式。

鲁强军看着普通,实际上有一家三四百名员工的智能锁厂,他老婆是第六人民医院的副院长。

他同时还是水滴湖小区企业家协会的副会长。

此时鲁强军等着姜卫东,就是带姜卫东去参加水滴湖小区企业家协会的常规会议。

根据鲁强军的介绍,水滴湖小区有四十几位小老板,每月月初都有常规会议,这次开会是为了搞慈善。

到时候只怕要捐几千块钱。

姜卫东想要摆烂,不喜欢繁琐的事,让他兢兢业业加班加点赚钱,就算有巨额利润,他都懒得搞。

但是这不等于他放弃社交,放弃拓展人脉。

就像他给老家宗族捐钱,除了让他爸开心,还有重要的一点是要扩张影响力。

这样老家有事时,才会有人站出来支持他。

在临港新区亦是如此,必要的人脉是应该的。

鲁强军的老婆是第六人民医院的副院长,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用得上。

他买房之后还有四百多万,根本不需要在意几千块钱。

当鲁强军听说他开公司,要拉他入群,介绍他加入水滴湖小区企业家协会时,他毫不犹豫答应了。

此时鲁强军听到姜卫东的话,哈哈一笑,“承你的福,早晚都能闻到花香,早上起床精神许多,晚上下班回家,感觉特别幸福。”

“那你可不能白享受,以后有先进的智能锁,一定要优先供应我。”

“应该的,应该的。”

两人一边聊一边走,相谈甚欢。

来到位于地下车库的企业家协会会议室,里边已经聚集了三四十人。

这些人看见鲁强军,立即迎了过去,鲁强军便将姜卫东介绍给这些小老板。

姜卫东收到了不少名片,同时发出去不少名片。

不久后,水滴湖小区企业家协会的常规会议正式开始。

和领导坐前排,员工坐对面的模式不一样,所有人都是围坐在一张大型椭圆木桌边上,桌子上有饮料和水果,

说是常规会议,更像是茶话会。

只有协会会长和两名副会长坐在木桌上首的位置,他们的位置是固定的,其他人都是乱坐。

姜卫东还注意到有一名漂亮的年轻女生当记录员,拿着纸笔记录会议内容。

开场的客套结束后,鲁强军清了清嗓子,跟着说道:“我们水滴湖企业家协会一直都秉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慈善精神,十二月天气更冷了,我们会带着红包和礼品,去慰问附近的敬老院,大家就意思意思吧。”

这显然是非常程序化的套路,其他人早就见怪不怪了,立即捐两千三千,都是直接发群里。

姜卫东注意到一名脸上长了颗紫色瘤子的中年人捐五千,此人比较特别,捐钱时还喊了一声,“我捐五千。”

他便随大众捐了两千。

在一阵掌声中,第一次捐款结束。

鲁强军跟着介绍了一名陌生的中年男子,说此人是临港新区建平小学的德育主任。

德育主任站了起来,打开了三位会长副会长后边的液晶显示器,跟着像是做企业报告一样介绍了他们小学。

姜卫东看在眼中,随即意识到还是要出钱。

第一次不需要作报告,所有人都默契捐钱,应该是早就定下来的。

这一次有人作报告,应该是临时加的。

他在海城工作时间长,而且年年买社保,积分早就攒够了。

没有得到系统前,他经常考虑往后小孩上学的问题,此时倒没有这方面的困扰了。

他就安静听着。

根据这位德育主任的介绍,他们学校有很多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孩子们在这边上学,家里经济压力还是很大的。

学校会尽量帮助他们减负,在学业和生活上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帮助。

姜卫东闻言,有些触动。

他在小县城长大,念书的小学是县城最好的实验小学。

他记得每学期开学报名时,都会有家长去学校闹事,要求学校给出更多学位,一些务工家庭不理解为什么一定要有本地户口。

小时候觉得这些家长无理取闹,年龄大了,方知家长的苦心。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要么当留守儿童,要么被家长带在身边。

二十年前的小县城连民办小学都没有,他们想要带在身边都不知道怎么安排孩子们上学。

等到这位德育主任介绍完,小老板们微笑看着,大家都没有表示。

德育主任并没有直接说要捐款,仅仅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