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历史军事>课堂直通历史,老祖宗得了MVP> 第110章 于谦之光让霍光诸葛亮叹服!马皇后穿越八班课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0章 于谦之光让霍光诸葛亮叹服!马皇后穿越八班课堂!(2 / 3)

抬头,望向天幕,仿佛看到于谦那巍然不屈的身影。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吸入了千载浩然正气,胸膛剧烈起伏,继而重重落下:

“莫须有?千载之下,自有公论!于谦你的血,洗不白奸佞之污,却可染红青史忠贞!”

“要留清白在人间.……”

岳飞的眼中再次燃起烈焰,不再是愤怒,而是坚定,而是佩服。

“此一句,自此便是岳飞之墓志铭!是岳飞此生所托!粉身碎骨,魂飞魄散,又何所惧!但叫丹心一片,灼灼照亮那汗青史册!”

他猛地拔出佩剑,对于前途,对于未来,再也没有丝毫畏惧,只是无比的平静。

大唐。

李世民端坐龙椅,同样看着抄写下来的诗句,良久未动。

先前因朱祁镇而生的滔天怒火、恶心憋闷,在于谦的诗句和壮烈结局面前,竟如冰雪消融。殿内也默然。

长孙无忌、房玄龄、李靖等重臣皆垂首肃立,仍沉浸在那巨大的震撼之中。

魏征此刻也罕见地沉默,胸中同样翻滚着难以言表的情绪。

终于,李世民一声悠长而深沉的叹息打破了沉寂:“朕今日,观朱祁镇之行,如坠污池,见蛇蝎,令人作呕。真乃前所未见之昏聩荒唐!然而……”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难以遏制的激动与尊崇:“然!于少保一出,如清风拂冈,皓月凌空!以一己丹心,一身铁骨,只手撑起摇摇欲坠的社稷!以一首绝唱,一笔丹青,照亮千秋万代的黑暗!如此忠臣,如此骨气,如此功勋,千古一人!”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众臣,仿佛在向整个历史宣告:“朱祁镇之污秽,在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的于谦面前,何其渺小不堪!何其不值一提!于少保的高尚,洗刷了朕从他那里得到的浊秽之感!有此一人,大明气运不绝,天地正气长存!”

“诸葛孔明,鞠躬尽瘁,令敌国叹服;于谦少保,舍生取义,令天下英豪动容!其功勋,其忠贞,其悲壮…甚至更胜一筹!此二人,一为前代贤相,一为当世孤忠,皆乃天地间不朽之人杰!”

他盯着天幕八班课堂,语气充满了无比的真诚与遗憾:“朕恨不能生于其时!不能拜此国士!不能…护其周全啊!”

李世民对朱祁镇的最后一丝戾气也已消失,只剩下对于谦这个伟大灵魂最深沉的钦佩和惋惜。南宋,临安皇宫。

赵构呆立,石灰吟的字句,于谦那傲立不屈的形象,还有土木堡到京师保卫战的传奇,一下下砸在他早已麻木腐朽的心上。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

赵构无意识地念着岳飞的满江红。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他也念于谦的诗句。

“若是…若是朕的朝堂上,有于谦这样的擎天柱…一个就够了!哪怕只有一个!”

他仿佛看到了画面,金兵铁蹄踏破汴梁?

不!一个于谦站在那里!他一定会力阻逃跑迁都!他一定会整军备战!他一定会寻回康王赵构后…不!他定会拥立一个更合适的…更坚韧的……绝不会是九弟赵构!

赵构猛地打了个寒颤,他配得上于谦吗?

他又幻想:“若那时…那时靖康,汴梁城头,有于谦呢?”

一幕幕不可能的图景在他眼前展开,于谦披坚执锐,指挥若定,汴梁军民同仇敌汽。金兵的强攻打在了铁壁上?徽钦二帝没有被俘?宋朝国祚在血火中浴火重生?

他甚至想到了于谦立于城头,指着城下金兵,厉声斥责,光芒万丈……

“于谦…这样的国士…这样的赤子…这样的忠魂…”

赵构心头叹息:“他…或许……根本不会属于朕这样懦弱愚蠢的君王所建立的……只知偏安、藏污纳垢、忠奸不分的朝廷……”

赵构露出嘲讽:“不仅仅是我们大宋,大明也配不上于谦,配不上这等忠魂!”

大明,万历年间。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张居正独自坐在书房中,这两句,他已凝视许久。

可以说,林啸说到朱祁镇的时候,他就想到了于谦,想到了现在自己这情况。

面对林啸课堂上的剧透,他退缩了,退却了。

然而于谦呢。

怕是力排众议,立景泰帝的时候,早已经想到自己结局,怕是冷眼旁观那夺门之变之时,也知道自己的结局。

他不忠于任何皇帝,他只忠于大明。

于谦用生命谱写的“清白”,像一面最亮的镜子,照得他心潮翻涌。

“粉身碎骨浑不怕……”

张居正喃喃重复,手指无意识地用力,那张写满绝唱的白纸边缘被他捏出了深深的折痕,变得皱巴巴。他又将,做出怎样的选择?

他的改革之路未开始,他的大厦还需巨梁支撑。无论前路如何荆棘密布,无论身后毁誉如何盖棺定论……

此刻,他只想用行动、用未来更重的担子、或许最终也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去践行他所理解的为大明续命的担当。

至于清白,于谦以死求得,而他,则需在风急浪高的权力旋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