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只要我不开庭
赵非于是又按王甫的意思,去找吕布的家眷和幕僚,家眷就算了。吕布父母双亡,只有女人,而帮他打理家世的瑶春是不能再雒阳公开路面的,赵非也不认识。而幕僚中,就属天天蹲监狱门口的贾丰和自己最熟。
看那贾丰如此在意吕布,肯定不会让吕布被判死罪的吧?
然而一
“我拒绝。”
“为什么?你难道眼看着你的主公被判死罪吗?”
然而,贾丰却不为所动。
“这你不用管,你只需要知道,不管王常侍如何恫吓,我都不会作证。如果你们真的有能杀死主公的证据,根本就不需要恫吓我们这些幕僚,如果没有,我们死不作证,你也没有任何办法。
你大可以放心,所有你能找到的人物,我都安排过了,没人会给你作伪证!”
听到这里,赵非也大吃一惊,没想到贾丰虽然忠诚,但却有如此的见地。
当然,以贾丰的性格,如果是突然遇到这种事,多少还是会有所犹豫,但如果事先收到吕布的命令,明确要求他不得以任何方式屈服于宦官的诱供,就另当别论了。
没错,这就是当初吕布拜托冯糜送到宫外的那张布片上所记载的命令,当确定袁术和自己站在一起后,吕布就打定主意不会屈服了。
作为一个战略家,吕布不但知道自己最正确的选择是坚决不认罪。同时,他还已经算到了王甫在自己不认罪后,会试图找他的家人,利用他们想救自己的心态来迫使他们指控自己。
正因为知道贾丰是个认真又忠诚的人,所以吕布知道这事交给他必然可以贯彻下去。
而在吕布说要见贾丰的那个时间点,王甫才刚刚决定让吕布承担本该由自己承担的罪责,他当时还没确定吕布的态度,也没有第一时间就想到通过吕布的家人、幕僚去寻求伪证。
但吕布却在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如果这场“认罪”博弈持续下去,双方都有什么底牌,并且在初次审讯时,就已经借由冯糜的帮助,把王甫的最后一计提前做了预防。
如此,王甫最后一计也已经失败。
当得到游说失败的回复后,王甫一连砸了几十件瓷器,但那又能如何呢?
最后,他唯有一招一拖。
也许拖着拖着,皇帝就把这事忘了呢?这已经是不是办法的办法了。
但偏偏这件事,皇帝却忘不了。
光和二年(179年)二月,刘宏在王甫陪侍时,又突然说道:“好久没听说吕布的消息了,今天上朝,卢植又向朕提起。
王常侍,事情调查的怎么样了?”
“见……”王甫知道,此时已经没有时间犹豫,他身为老宦官的经验,让他几乎本能的说出了之后的这段话:“回陛下,臣已经全力调查了,证据确凿,吕布是有罪的。
只是因为他负隅顽抗,死不认罪,这才拖到了今天。”
……”刘宏顿了顿,又叹了口气,说道。“他杀了檀石槐,曾经立下过大功。当初他做羽林郎时,朕也曾和他有过交谈,感觉他也并非什么奸邪之人。
如此不认罪,怕是有什么苦衷。”
“这……臣以为,吕布不过是害怕受到惩罚罢了。”
“王常侍勿要多言了,朕已经有打算,我要去狱中亲自提审。
朕倒要看看,吕布在朕的面前要如何负隅顽抗。
你去准备一下,朕明天就去!”
“陛下,这会不会太仓促了?而且即便提审,也不必必须爱亲自去。”
“王常侍不必多言,那些士大夫喋喋不休已经许久了,朕明天说什么都要把这件事问清楚。”刘宏说罢,便继续去他的后宫里和一众美人玩耍,只留下王甫黑着脸站在原地。
显然,在前朝,有不少人拿着这件事对刘宏宠幸宦官的行为进行攻击,刘宏觉得自己没做什么错事,为什么受这冤枉气。他虽然之前给了王甫时间去调查,但到现在,两个多月过去了,刘宏即便不太喜欢过问朝政,但其忍耐也是有限的。
他既然会决定亲自去提审,就说明他此时已经不再像往日一样无条件的相信王甫了。
王甫当然知道吕布是冤枉的,而且吕布作为那场战争的亲历者,以及事实上把握着战场全局的人,他说的话,必然可以找到诸多证据与之对应。无非是王甫有意把自己抓错人的罪责推到吕布身上,冤枉你的人比谁都知道你是冤枉的,王甫深知:但凡是个正常人,审一下吕布都会知道他是无罪的。
而刘宏这是要亲自去审,审出无罪的同时,王甫也绝没有好果子吃。
他原地愣了好久,然后,又以极快的脚步飞奔出宫,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赵非!”
“在!”
“你一一去找杯毒酒,让吕布喝了。”
………啊?”常年在王甫手下做事的赵非也一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说你去找杯毒酒!让吕布喝了!他不喝,就说是陛下赐给他的!听不见吗!?”
“我听见了,可是,吕布可是段颍的门徒……您真的连这点面子都不给段公留吗?”
“不是这个问题!我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