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是谁在我地盘上撒野?
“别慌,她一个小女孩又不会吃了你们。”
看得出来,段颍的威名在凉州确实十分管用,哪怕吕布此时语气还是比较温和的,却依然让羌人害怕。“好了,我想问问,最近你们部落中出了什么事?我进城的时候,就感觉你们部族的百姓对我似乎有些惧怕。”
“大概是惧怕您的声名吧。”
“我觉得不只是这样。”这么说着,吕布随手拿起一壶酒,亲自拿了两个酒杯,为二人满上。“你们不用担心,只要你们不犯谋反这样的重罪,没有什么其他事,是我非动刀不可的。
可以的话,我希望能与二位保持友谊。
来,不必客气。”
吕布倒完酒后,抬手示意二人落座,又说道:“部落里有什么事都可以谈,说吧。”
两人看吕布仿佛真的是想要聆听他们的烦恼,于是便落座。
而相对大胆一些的李忠则先开口说道:
“看起来,吕校尉还不知道您前任在离开时的所作所为?”
“我前任泠征吗?他做了什么?”
“他一派人劫掠了我们的钱粮,一天晚上,就抢走了我们全部族半年才能攒下的财货。”
.……我们也是,他一连抢了周围的五个部族。说是在卸任前,要把调任后的修宫钱捞回来。”听二人这么说,吕布的脸也沉了下来。
显然,并不是每个人都心甘情愿的出修宫钱的,但换句话说,如果官员本身足够贪,即便没有修宫钱,他们也会用其他的由头,在临走前捞一笔。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一一羌人是真的好欺负。
自从段颍破羌后,羌人一时真的怕了,也是真的不敢反了,更何况很多羌人也跟段颍打过仗,他们更希望能融入汉人群体之中。
实际上,历史上的羌人也无数次与汉人融合,自古以来,汉人就把华夏聚居区边陲的那些靠放羊为生的人叫羌人。按这个角度看,周王朝就是羌人建立的,他们灭了商,就成了华夏正统。后来的秦国,本质上也大量统治了羌人,被中原国家认为是野蛮人,但没办法,这些文明人都被野蛮征服了,所以秦又成了华夏正统。
这些羌人并不算是哪个具体的民族,他们从来没有像匈奴那样形成过真正统一的政权。事实上,每一个华夏的政权,边陲上都有一群放羊的人,那可能并不是同一个民族的放羊人,但他们都被叫做羌人。如今也是一样,随着那些不服从的羌人被基本消灭,剩下的零散的羌人本身就没有什么民族认同,他们也希望能成为大汉的一部分。但问题是,这些汉朝官员并不这么想。
对那些官员来说,在朝廷如今监管缺失的情况下,羌人是很好的收割对象。
毕竟,如果剥削汉人百姓,汉人一旦发起叛乱,官府都会追究这些汉官的责任。但羌人就不同了,羌人被剥削,汉朝基本不怎么管,毕竟没把他们当自己人。而羌人无可奈何,最终发动了叛乱,清缴叛军,那非但不是责任,反倒还有功绩。
在这种情况下,盘剥羌人,要远比盘剥本地汉人更有性价比,除了少数有良心的官员,其他大多数官员,都会尽可能的在羌人身上捞一笔。真的出了大规模叛乱,反正也不是他们赔钱。
而吕布显然并不这么想。
他随后又把其他三个被抢的部落也叫了过来,一一询问了他们受损的情况。
“我算了一下,你们一共损失八百万钱。”
在这个时代,不同阶级的人,所拥有财富的数量级截然不同,例如梁冀那样的权臣,拥有三十亿的家产,抵得上大汉半年的财政收入,而普通人,即便千钱都很难拿得出手。
而吕布则是依靠战功,在短时间内取得千万级财富的特例,回想起四年前还在求学的他,还在为家里拿不出五千钱而发愁。
但现在吕布有了钱,也有了一千多万的家产。
这一千多万的价格,甚至无法再汉朝付上购买一个太守的官位,但是他却并没有在意那么多。“他抢的财物,由我来补上。”
“啊?”羌人惊讶的同时,吕布身边的荀朗也惊愕无比。“主公,那可是你近八成的家产啊。”“如果我的家产,能换被劫掠的数千羌人百姓不要倾家荡产,那我觉得也是值得的。”
“我们本以为吕校尉又是来盘剥我们的,却没想到您会补偿我们。
您真是吕圣人啊!”
王举说着,便向吕布磕头,而李忠等几个头领,也立刻给吕布磕头。
“各位,不必这么客气,这钱也算是我的诚意。
我希望在我的治下,羌人和汉人都能得到平等的对待,假以时日,当你们沐浴王化以后,也应当配得上以华夏自居。”
吕布不单是这么说的,实际上也是这么做的。
吕布大量裁撤了那些地主豪强担任的校尉从属官吏,并大量改革军队。
吕布让魏续、侯成等三十二名军官重新组建护羌校尉营。无论汉人还是羌人,都注重纪律,要接受阵型训练,骑兵与步兵相应阵型变换的指挥与调度,都要进行考核。
在这些考核中,无法适应吕布所要求的战法的人,或者身体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