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打张角的水很深啊
然而且不说张梁是否要出战,巨鹿太守郭典却搅了董卓的局。郭典见董卓围城只围一半,于是要求将城池全部围住,董卓拒绝,郭典便说道:“奉诏讨贼,有死而已!”
如此大义凛然,然后擅自违抗军令把城围了,此时董卓已经有杀他的心。
但最终董卓也没有动手,郭典就和吕布之前见过的赵益一样,典型的关东士族门阀之后,在朝廷都有靠山。
要说董卓和吕布不一样,也是因为他其实在段颍死后,就一直培植自己的私兵,为此,只靠太守的俸禄是不够的,他在河东太守期间,没少贪污腐败。吕布基本在这乱世中保持着不贪腐的清流,攒的下钱都是靠立功后的赏赐,在担任涿郡太守时还大力反腐,他就算斩了赵益,关东士人也找不到他的黑点。但董卓却不一样,他的黑点太多了,尽管那些黑点,其他官员也都有,但大家都不干净的情况下,关东士大夫可以彼此袒护,但董卓一个关西人,别人如果真的检举,他会怎么样?
董卓之所以不敢杀郭典,其原因就在于,一旦董卓真的对郭典出手,那么关东士人转手就能把他的一堆黑料交给皇帝。把柄在别人手里,不服也不行。
董卓甚至猜测,郭典就是看不得他们关西武夫立下擒杀张角的战功,才故意和他过不去的。但说这一切都没有用,之后的两个月,董卓被这郭典杠着,攻城进度迟迟没有推进,在董卓接手战局的两个月后,八月初,刘宏终于失去了耐心,将董卓一撸到底,用囚车押着回了雒阳,由皇甫嵩接手战事。董卓的心路历程,吕布都知道,因为这是董卓给他的信中所写。
吕布所在的并州关外,在文化上更认同关西势力,同样被关东士人鄙视,让吕布能够理解董卓的无奈。如果自己正在攻打张角,说不定那些关东士人也会想办法让吕布无法攻城立功。也许不是郭典的方法,但也会有其他的方法。皇甫嵩能取得滔天功劳,关键的并非是他比董卓会打架,而是因为他出身西北豪门皇甫家,至少和关东士人都属于士人阶层,他们能够接受这份功劳戴在皇甫嵩身上。
而没有去争张角之功的吕布,倒是一帆风顺的来到了汝南。
早在六月,皇甫嵩其实已经在汝南郡西北方的西华县打败了彭脱,但这并不意味着汝南黄巾得到了平定,西华县位于汝南郡的边缘,皇甫嵩攻击他们,也只是因为这里的黄巾军危及雒阳。而在彭脱失败之后,其黄巾势力分成了几股,躲到了汝南西南部的山地中,试图观望天下大势。
汝南人口稠密,彭脱虽然被击败,但刘辟、何仪、黄邵、何曼等人依旧盘踞在汝南的南部,能战之士一共达到七万多人,加上老弱妇孺,则达到二十多万。
然而这些在汝南的黄巾明显要比管亥要好对付得多,这四人的部曲各不统一,吕布刚来到汝南,刘辟、何仪二人就请求归降。
而吕布的回应也很简单一
投降,你们就自己去边郡,不投降,我就把你们几个头领砍了,送你们的人去边郡,反正这边郡你总是要去的,你们看着办。
回信的同时吕布也前往汝南西南的慎阳,安城一带,这里靠近桐柏山,是汝南黄巾的盘踞之处。虽说这伙黄巾总人数有七万多,但分属不同部曲,单个的数量其实和吕布军并没有明显的差距。
当吕布出兵在此,刘辟等人也都受到了震慑。
要问去还是不去,那终究还是要去的。中原各地彼此信息还是畅通的,吕布不久前才在青州击败了管亥,即便之前没听说过吕布的勇名,如今他们也已经听说了。
而且,因为之前彭脱的影响,以及张角被围困的局面,都让刘辟等人没有信心能在这里负隅顽抗下去。最重要的是,结合吕布之前的战绩,这一战根本不需要打,吕布到了,就已经赢了。
刘辟等人的黄巾部众因为之前被皇甫嵩击败过,如今也只能靠劫掠过活,就算躲在附近的山上也无粮可吃,因此根本没办法长期在相对便于防守的山上据守。
只要吕布在山下的平原地区等着这些人下山后发起猛攻,这些连内部彼此都不能统一的黄巾贼必定会被各个击破。
至少吕布还是给条活路的,去边塞的道路确实漫长,但相比于直接被筑成京观,已经算是很大的仁慈了。
随后,刘辟、何仪率部众下山归降。
见到这二人来到吕布帐中,吕布则表现得十分友好。
“我从幽州一直打到这汝南,没想到,还是汝南黄巾最明事理。”
“那是自然啊……”刘辟说道。“吕将军英明神武,那些抵抗者的下场我们也都看在眼里。”“哈哈哈……别害怕,我对愿意顺从我的人,也愿意报以体谅和宽容。
你们以后放弃部众,在并州定居,但若有机会,说不定我还用得着你们。”
说罢,吕布便拿出两箱铜钱,分别送给这二位黄巾将。
“先去好好过日子吧。”
“谢将军!”
黄邵、何曼二人见何仪和刘辟都没事,便也跟着率部众下山一同投降了吕布。
这七万壮丁,吕布只是以兵威压,便在十天之内,兵不血刃的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