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凉州不能让你平定
其实答案很简单,他们只是做了和吕布一样的事情。
尽管因为羌乱,陇西一直饱受战乱之苦,但那些本地的贪官污吏,却依靠对羌人敲骨吸髓,来在短时间内大量发展个人财富,兼并土地。虽说自段颍平定东西羌不过十五年,但依靠这种剥削,他们的财富本身就是在飞速增值的。
甚至于,百年羌乱最初的起源,也离不开这些本地官员的盘剥,他们中有不少土豪,曾经因为在当地横征暴敛,掀起羌人的反抗。但当时的大汉还十分强大,汉军最终镇压了羌人的起义,但也让这些本应付出代价的人,在羌乱平定后,继续施行过去的暴政。
之前吕布担任护羌校尉时,他们的确有一段时间没有吸到血,但吕布也并没有让他们把之前吃得都吐回来。而在吕布离开后,他们则继续对羌人和底层汉人吃干抹净。
这些他们吃掉的大量财富,囤积在自己的家里,就如同关东地区的敌方豪强,有着堆积如山的粮食,而他们当然不会把这些粮食分给那些快饿死的底层人民。
最终,当底层的羌人、汉人一同发动叛乱时,这些曾经自以为可以一直盘剥下去的贪官污吏的下场当然不会好。他们为了搜刮这些财富,而用权力与暴力威胁他人,但最终,随着底层民众的反噬,这些财富成为了叛军反抗暴政的军资。
现在能支撑这些羌人继续打下去的,不是别的,正是这些曾经被搜刮走的,本应该属于他们的财富。皇甫嵩的作战计划确实没错,只是他远远低估了那些被底层羌、汉抄家的陇西豪强的卑劣,他们当初搜刮的越敲骨吸髓,如今依靠这些粮食的叛军能支撑得越久。
叛军一连四个月都没有撤退,但这四个月却耗尽了刘宏对皇甫嵩的耐性。
最终,刘宏收回皇甫嵩左车骑将军印绶,将其降为都乡侯,又以司徒张温为车骑将军,假节,执金吾袁滂为副,接手皇甫嵩原来的部队五万人,又命荡寇将军周慎各三万人增兵前线,加上之前就已经跟着皇甫嵩对抗叛军的董卓手下也有三万人,汉军的平叛部队一共达到了十一万之众。
张温和袁滂都是关东世家大族出身,张温是出了名的老好人,做事总是瞻前顾后,照顾多方利益,而袁滂也是著名的不说人坏话。
张温显然是没有当将军的能力的,刘宏只是让张温挂个名,实际上则是让董卓和周慎完成上阵杀敌的工作。而这其中,董卓是凉州寒门,而周慎是凉州汉阳郡的世家大族,虽然关东和关西在文化上有所差异,但同为世家,张温对周慎的信任就远大于董卓。
不论如何,接手阵线后,张温也知道刘宏希望尽快看到成果,于是就令董卓和出营挑战,边章则指挥叛军与董卓、周慎在关中平原上展开了一场大战。
此战,西凉叛军的勇猛再次让汉军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那些不知兵法,临时组建起来的黄巾军完全不是同一个难度。
董卓身边也有大量西凉兵与羌胡义从,但也只是和叛军打了个五五开,周慎则先行败退下来。董卓此时已有拥兵自重的想法,他担心自己部下死伤过多,而且只是打个五五开,此时也不可能取胜,就也跟着撤回了营中。
然后,双方就又开始了对峙。
就在双方对峙的时候,吕布继续开始在河西训练凉州兵,他的练兵工作,自刚来到武威时,就交给自己麾下马腾等凉州人开始招兵,等到自己回来时,已经募得四千人,吕布又从河西四郡郡兵中,各选一千人,如此,吕布便拥有凉州兵八千人,并州兵两千人,达到了一万之众。
吕布命这些新兵一边训练,一边开垦那些自己从地主那边收缴的官田以备军粮,如此观望着战场上的态势。
对吕布来说,他现在其实可以做一个决定,即一现在直接南下直接捅叛军的后方一一金城郡。这事情其实已经不用吕布自己做,十月,听说吕布一万大军屯驻在武威,金城的一些羌人就已经慌了神“我们一一愿意向吕将军投降。”一名叫赵峰的羌人代表羌胡部落,来到吕布帐下。
而吕布看到赵峰,也有种亲切感。
“我好像见过你。”
“是啊,当初吕将军担任护羌校尉时,为我们部落设置学堂,教我们写字,学儒经,当时我便是因为学得好,得以在部落中充当与校尉府沟通的小吏的。
当时与将军,也有一面之缘。”
“喔,我想起来了。”
当初吕布在金城令居城担任护羌校尉,大举兴学,除了北宫伯玉、李文侯这些能打的,被吕布直接收编以外,也有一些在文化上有所小成的文职羌人。
吕布的本意,是希望自己走后,这些羌人也能依靠这些文化,依靠与汉人相似的生活方式,管理好自己的部落。但是
“你们终究还是反了……”
“请将军原谅,我们但凡还能活下去,也不至于谋反!
若是朝廷早点让将军来当凉州牧,我们也早就到将军治下生活,又何须反叛朝廷?”
其实,虽然少数头目谋反确实是出于自己的野心,但大多数陇西的汉人、羌人,都是被当地的汉官不做人的政策逼到反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