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历史军事>穿越吕布:草根活该被看不起?> 第158章 何进的危机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58章 何进的危机感(1 / 3)

第一百五十八章何进的危机感

但此时刘宏身体情况日益恶化,他看出朝中有不少人开始蠢蠢欲动,而士大夫们阳奉阴违,因私废公的也从来都不少。

但吕布呢?除了当初任护羌校尉时,因为修宫钱的事跟刘宏闹了些不愉快,此后吕布基本什么事都是站在刘宏这边的。而就算修宫钱那次,本质上也是因为吕布为官清廉,确实没钱。

在那之后,刘宏对吕布心生忌惮,要收吕布兵权,那也是说收就收,没有任何反抗。到了朝中,吕布积极推举能制衡世家大族的寒门官员,监查贪腐,但都仅限于一些基层的管理。那些真正涉及核心权力的事,他不参与,不讨论,刘宏不问,吕布就不发表意见。

朝中还有比吕布还忠诚的人吗?虽然他确实有能力,能力也确实强得可怕,但此时,刘宏却真的觉得没必要把吕布的缰绳扯得那么紧。

既然都是亲家了,为什么他就不能像当初信任何进一样信任吕布呢?除了吕布比何进能打,智商比何进高以外,恐怕确实找不出别的理由了。

因此,当吕布没有按照刘宏的预想,对赵融的上任提出任何意见时,刘宏也有了新的想法。士大夫终究不值得信任,还不如让吕布举荐几个寒门靠谱。那些寒门受到恩惠,更可能忠于皇室,哪怕他们和吕布保持密切的关系,以吕布这公正无私的为人处世,也并不是无法接受。

“吕爱卿,朕考虑了一下,朕想把赵融和淳于琼这二人换掉。

你从你的府中,选两个有能力的人,用来取代他们吧,朕要最有能力的人。”

“呃……多谢陛下信任。”

吕布也没想到刘宏会在这个时候给自己松绑,大概是他终于觉得,相比于忌惮自己的能力,何进和那些世家出身的士大夫官员更不值得信任。

赵融是豪强出身,而淳于琼本质上是袁绍一派的人,如果把这两支换成吕布推荐的人,就相当于刘宏决定让吕布主导的寒门取代士人,成为西园军内部制衡的力量。

而后,吕布便向刘宏推荐了两人,一位是贾诩,另一位是太史慈。

贾诩自不必说,刚和夏育一起征张纯张举,夏育拿了首功,贾诩虽然低调,但也这功劳不小,他当然也已经被刘宏注意到了。

吕布举荐他,也算是顺水推舟。

况且,吕布跟贾诩什么关系,虽然他们对外不说,但吕布的幕僚和家眷都知道,那是关键时刻和吕布一起扛事的核心谋士。

对贾诩来说,如果他知道自己历史上成为了曹操的谋士,他也一定还会选择吕布做自己的主公,因为唯独在吕布面前,他不用低调,吕布照样容得下他。

至于另一个太史慈,就更不必说,在吕布看来,太史慈的勇猛虽然算不上最强那一档,但也已经够用,此外,他忠义,有谋略,且对政治也有一定的了解,绝不只是个五大三粗的将军。

最初吕布在青州讨黄巾时,太史慈为吕布建功,后来吕布抄家那些凉州士人,他也一起动了手,从此他就成了吕布的嫡系。

刘宏或许还以为他任命两人为西园八校尉,就算是拉拢了他们,但实际上,无论太史慈还是贾诩,都已经不可能再认吕布以外的第二个主公了,即便是皇帝也不行。更何况若是皇帝死了,这俩人本质上跟袁绍、淳于琼没什么区别,基本都是二话不说就倒向吕布的。

刘宏当然不知道,在吕布的格局中,选拔寒门,对有能力的人施以恩惠,是他的大战略之一,至于这些高层,他们并不重要……在吕布看来,如果自己控制了基层,高层只需要从基层中重新提拔,想换掉就换掉。

刘宏同样也不知道,吕布之所以不提换掉赵融,并不是完全出于其做事公允不偏私,而是因为他根本没把赵融放在眼里。

他当然知道赵融和自己有仇,也让吕月替自己打听了有关赵融的情报,结论就是:这家伙是个酒囊饭袋,就这种人来找自己报仇,那属于来多少死多少,没必要在意。

说到底,吕布从来没有真正忠诚于刘宏,他只是忠于自己的理想,并在当前的时机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罢了。至于表现得很忠诚,其原因也很简单,他看得出来刘宏之前一直忌惮自己,明知如此还不低调做事,那真是嫌自己活得太久了。

如今吕布的努力也算是有了回报,他除了自己骠骑将军营的两千精兵外,贾诩和太史慈各有一千五百人的部队,这就是五千人,虽然何进掌握了北军五校等禁军近两万人,但吕布自认为在考虑到双方各种优劣势之后,就算真的开打自己的也有把握战胜何进。

吕布一如既往,在太尉府时忙工作,回家就和娇妻美妾缠绵。

最近,他有时会带着手下一同去青楼听歌赏舞,有时也会带着瑶春、吕月和段绫和孩子们一同在雒阳的大酒家看看雒阳的风花雪月。

“瑶春,今天你又提了不少诗呢。”

“嗯!跟着主人一起玩,就觉得来了兴致。

那个,我的诗还好吗?”

“很好,我都记了下来,以后你可以多写一些雒阳的诗句,我都帮你记着。”

“嗯,好呀,主人愿意欣赏我的诗,我也很高兴!”瑶春颇有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