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江之承他们这些参加过CMO的人,当然都听说过这位韦神的大名,这位当初在数学竞赛中的成绩,已然成为了华国数学竞赛界中的一个传说。
不过相较于如此盛名,韦东本人倒是显得颇为腼腆。
听到江之承他们的称呼,韦东颇有些不好意思地摆摆手:“别别,别这么叫我,没什么神不神的,你们直接叫我名字也可以,或者是学长、老师都可以。”
邹耀明顿时就有些惊讶地说道:“韦神你已经是老师了啊?”
“唉……”听到还是叫着“韦神”,韦东最后叹了口气,不过也没有再多做纠正,就笑着点点头:“是的,去年毕业了,现在已经是燕京大学的助理教授了。”
“哇,好厉害。”邹耀明一脸羡慕。
“哈哈,没什么厉害的,你们现在都已经进入国家队了,以后肯定也能够做到的。”韦东摆摆手,随后说道:“而且,这届跟你们是队友的那位周淮同学,才是真正的厉害啊。”
他指了指怀新园内众多正在前往那间报告室的人群,说道:“他现在都要开报告会了,他的那篇论文我之前也看了,非常厉害啊,我都看不懂。”
“韦神你都看不懂?!”吴明远惊讶道。
旁边的江之承翻了白眼:“笨啊,周淮那篇论文是代数几何方面的,韦老师我记得研究的是偏微分方程吧?”
“哈哈,这位同学说的很对。”韦东挠挠头,说道:“我对代数几何了解得并不多,而且那位周同学的论文严格来说是代数几何和数论的交叉领域,这就更难得了。”
“我听说今天那位丘桐教授也会过来听他的报告呢。”
几名少年顿时又震惊了。
“就是那位获得了菲尔兹奖的大佬吗?”
“他不是在美国吗?居然亲自来了?!”
江之承就更加震惊了,他本来都准备去华清丘班读了,结果现在那位丘班的创始人物都过来听周淮的报告了?
“咱们还是先进去吧,你们也是来听报告的吧?”韦东指了指报告厅说道。
随后几人便一同向报告厅走去,韦东也开始给他们解答:“嗯,听说丘桐教授是专门为了来听周淮的这场报告回国的,周淮的这篇论文涉及到了K3曲面,和丘桐教授的卡拉比-丘流形有着非常深刻的联系,大概丘教授非常看好周淮同学的天赋吧。”
“我去,周淮这也太吊了吧?”
“哈哈,是相当的厉害……”
……
与此同时,位于报告厅旁边的休息室中。
作为今天这场报告会主角的周淮,也早已来到了这边进行着提前的准备。
而此时,在他旁边,还坐着另外一人。
燕大数院的田康院士。
“紧张吗?”
他和蔼地问道。
周淮回答道:“多少还是有点。”
田康笑了笑:“每个学生第一次作报告的时候都会这样,你要做的就是,不要太在意下面的听众,相信自己的论文,相信自己的数学,就好了。”
周淮若有所思,随后点点头说道:“谢谢田院士,我明白了。”
没错,相信自己的数学就好了。
毕竟学术报告并不像是脱稿演讲那样,可能会因为忘词而犯错,学术报告需要的就是对自己论文的完全掌握,然后将其中的关键部分讲出来就好了。
想起还有半个小时就要开始的报告会,周淮的心中渐渐平静了下来。
旁边的田康看着周淮似乎理解了自己的意思,微微一笑,脸上满是感叹。
多么有天赋的年轻人啊。
也难怪会得到他那位老师的看重,甚至是直接推迟了手上的各种工作,临时回国,就为了亲自来听这个年轻人的报告。
甚至还提出了要和他们燕大共同培养的提议。
“不过,丘老师啊,这样出色的学生,我们肯定是不会让你抢走了。”
田康在心中念叨了一句。
他的老师就是那位华人在数学界的骄傲,丘桐。
虽然在后来,因为各种原因,最终导致他们这对师徒间互生间隙,以致反目成仇,但他也必须承认的是,当年那位丘老师给他带来了相当多的帮助。
不少人以为数学不需要任何资源,一支笔,一张纸就行了,剩下的全靠自己的天赋,但实际上这是错误的。
那些站在前沿的数学大师们,哪个不是传承有序呢?
纵然是格罗滕迪克这样的数学皇帝,早年只靠自己研究数学的时候,也只不过是重新搞出了勒贝格积分,虽然这也足够说明他的天赋,但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他大概也就只能如此了。
直到他后来前往了法国,认识了昂利·嘉当这位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的大牛,之后又被其推荐到了布尔巴基学派创始人让-迪厄多内的门下,接触到了那个时代最前沿的数学之后,方才成为了令人们所熟悉的数学皇帝。
而他之所以研究代数几何,也很大程度是因为昂利·嘉当和让-迪厄多内都是搞代数几何的,所以他最终也就成为了现代代数几何之父。
同理,格罗滕迪克后来的学生,皮埃尔·德利涅也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