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龙眼中闪烁着深邃的光芒,“我之道基源于此,诸多谜团亦源于此。唯有深入混沌,方能找到答案,并彻底炼化源质,更进一步。且佛祖此前亦有暗示,混沌海中或有“秩序’一脉的存在。”两位古佛闻言,面色皆肃然。
金刚不坏佛沉声道:“混沌海凶险莫测,远非寂灭星漩可比。其中沉睡的古老存在,有些甚至可能是开天辟地之初诞生的先天魔神,其实力无法估量。尊王佛虽已神通广大,但孤身深入,恐……”“我意已决。”李玉龙语气平静却坚定:“唯有历经混沌洗礼,我的道方能圆满。九幽之事,便暂托付给两位与枯荣了。”
见李玉龙决心已定,两位古佛不再劝阻。药师佛取出一个紫金葫芦:“此乃我以净琉璃光炼制的“生生造化丹’,虽未必对尊王佛混沌道体有大用,但或可快速恢复部分元气,聊胜于无。”
李玉龙接过:“多谢药师佛。”
商议既定,李玉龙不再耽搁。他将九幽事务详细交代给枯荣古佛与白子画,又去血海深处看了一眼仍在疗伤的烛敖,留下部分混沌印记助其恢复并镇守此地。
三日后,一切安排妥当。
李玉龙于佛殿静室之内,盘膝而坐,心神沉入鸿蒙元核,沟通那悬浮于元胎之上的混沌源质。凭借这块源质与自身混沌道基的共鸣,他默默感应着那冥冥之中、位于一切维度与时空之外的混沌海的方位。
那是一种玄之又玄的牵引,仿佛来自生命本源的呼唤。
骤然,他双眸睁开,周身混沌之气爆发,整个人变得虚幻起来。
“混沌无极,万化归一。开!”
他低喝一声,双手对着前方虚空猛地一撕!
刺啦~
这一次撕裂的,并非寻常空间,而是宇宙的壁垒,维度的隔膜!
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灰蒙蒙的、不断扭曲旋转的通道,出现在他面前。
通道的另一头,传来无法形容的、古老、浩瀚、死寂又充满生机的气息……那是混沌海的气息!没有丝毫犹豫,李玉龙一步踏入其中。
在他身影消失的刹那,那通道便迅速闭合,仿佛从未出现过。
静室之内,只留下一丝精纯至极的混沌气息,缓缓消散。
穿过通道的感觉,与以往任何一次空间穿梭都截然不同。
并非速度的快慢,而是一种“概念”上的转换。
仿佛从一个“有序”的世界,跳入了一个“无序”的、一切法则都处于原始状态的原点。
周围是永恒的灰色,没有光,没有暗,没有上下左右,没有时间流逝的感觉。只有无穷无尽、仿佛液态又仿佛气态的混沌能量在缓缓流淌、碰撞、生灭。
这里的能量层次高得可怕,每一缕混沌气流,都沉重如山岳,蕴含着开天辟地与归墟寂灭的双重特性。寻常大罗金仙至此,恐怕瞬间就会被同化分解,化为混沌的一部分。
即便是李玉龙,也感到巨大的压力。他的混沌道体自主激发,表面道纹亮起,贪婪地吸收着周围同源的能量,同时抵抗着那无时无刻不在的同化之力。
“这里便是混沌海……”李玉龙悬浮于这片灰色的海洋中,神念小心翼翼地向四周蔓延。
但他的神念在这里受到了极大的压制,只能延伸出百里范围,便被更加浓郁的混沌之气阻挡。而且神念所及,反馈回来的信息庞大、混乱、庞杂到极致,需要耗费极大心力去解析。
他尝试移动,却发现异常艰难。这里的“空间”概念模糊,并非飞行,更像是在粘稠至极的浆糊中“游动”,而且方向难辨。
“果然凶险……”李玉龙心中凛然,却更加兴奋。这才是他追求的磨砺之地!
他运转《过去弥陀经》,保持灵台一点清明不灭,同时以青冥剑意凝练神念,如同利剑般刺破重重混沌迷雾,艰难地辨别着方向。
他遵循着体内混沌源质的微弱指引,朝着一个感觉上“源头”的方向缓缓前行。
混沌海中无岁月。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是一瞬,或许是万年。李玉龙早已失去了时间的概念,只是不断地前行、修炼、抵抗同化、吸收能量。
他的混沌道体在不断地崩裂与重组中变得越发坚韧,道纹越发复杂玄奥。鸿蒙元核内的混沌宇宙也在缓慢而坚定地扩张着,那块源质与元胎的结合更加紧密。
期间,他也遇到过几次危险。
一次是误入一片“混沌漩涡”,那是由极其狂暴的混沌能量形成的自然险地,撕扯力极大,险些将他的道体撕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挣脱。
另一次,则是遇到了一群在混沌海中游弋的“混沌生物”。它们形态怪异,似鱼非鱼,似兽非兽,完全由混沌能量构成,没有灵智,只有吞噬的本能。
其实力强弱不等,最弱约相当于大罗金仙,最强的几头,甚至让李玉龙都感到了威胁。一场恶战,他凭借混沌神通将其尽数诛灭、吸收,道行又精进一分。
他还看到了一些巨大无比的、仿佛山脉般的阴影在极远处缓缓飘过,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古老气息。那或许是沉睡的混沌魔神,李玉龙远远避开,不敢惊动。
这一日,他正于一片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