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6章 京城动荡(2 / 3)

一些事情,但任红客观上确实帮了他不少忙。任红能理解吕布的想法,站在吕布的角度为他办事,如果她是男性,当个六百石以上的官员是绰绰有余的。

而任红也并不能说对吕布没有感情,她即便在心里感受到吕布多少察觉到了她想要隐瞒的东西,但一时间也仍旧不愿意从吕布身边离开。

吕布的改革就这样从十月一改到了次年二月。如今虽然还有不少要做的事情,但方向上基本已经确定了,政策的框架也已经支了起来。贾丰、荀朗、荀攸、李悦、任红与后来轮换回到吕布身边段绫,加上众多吕布从寒门中提拔的官吏,都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新的一年,去年刘辩登基,改称光熹元年(188年),今年也成了光熹二年(189年)。在此期间,朝廷其实一直都对吕布不放心,何家也总是提心吊胆的。

吕布会不会突然就造反呢?何家会这么想。

然而直到四个月过去了,吕布对世家该杀的杀,该收下当狗的收下当狗,任红也劝来了少数世家放弃既得利益与吕布合作。新的秩序开始逐渐稳定,雍州的事他自己做主,朝廷的事他一概不管。实际上,这就是吕布和何进谈和的原因。吕布知道自己和荀攸所计划的那套改革方案,需要从凉州,雍州开始,一步一步的向外拓展并实施。也需要积累足够的资金和粮食,支撑未来可能的对外扩张。在这种情况下,骤然站到雒阳的全国舞台上,一旦自己要实施政策,迎来的必然是包括关东在内全国豪强的一致反对,压力给大了,各方掀起讨吕布同盟什么的也并非没有可能。

一旦出现了那种情况,即便吕布自信打得过豪强联军,很多政策也必然会受到阻碍。

既然如此,还不如暂时把朝堂的控制权让给何家。吕布仅以一个地方军阀的名义,在自己的地盘上实施新政。既然吕布对关东士人并没有管辖权,那关东士人基本也就把吕布当作关西的“疯狗”,咬不到自己就高高挂起。

如此,吕布还是那个“吕屠夫”,他专注于在雍州继续干自己“屠夫”的工作,专心对内,先不管外面的事情。

但在此期间,朝廷先后撤换,征召了不少官员。这其中,也不乏朝廷对吕布的试探。

比如,在皇甫嵩一路追击彻底平定南匈奴之乱后,重新将并州拆分,将并州边郡位于河套地区的朔方、五原、云中、定襄四郡外加上郡、西河郡设为朔州,由皇甫嵩担任朔州牧。将雁门、太原、上党三郡重设并州,以董卓为并州牧。

这种任命,相当于用皇甫嵩、董卓去平衡吕布在雍州的权力。吕布与董卓关系密切,则以最为忠心的皇甫嵩将二人隔开。在这三个人分领州牧的情况下,吕布的雍州虽然坐拥凉州、三辅之地,也难以仅凭一人返攻雒阳。

但吕布一一他这四个月内,除了任命雍州的太守,县长时需要给皇帝表奏打个报告以外,没有对自己辖区以外的事项表达任何意见。除了年底送了点财物作为贡品,别的什么都不做。

期间,何进还为了收拢兵权,也开始对卫将军董重与董太后,这朝中最后一支支持刘协的势力下手,董太后也向吕布写过求援信,但吕布并没有回应董太后。

没过不久,董太后与董重相继被何进、何太后逼死,除了缑氏山吕布的贾诩、太史慈的三千人,因为背后有吕布撑腰,没法轻易除掉外,何进基本平稳的收拢了雒阳其他所有兵权。

因为吕布知道,何进需要这些任命来给自己主导的小朝廷以安全感,对吕布来说,最重要的是让何家朝廷吸引全天下人的注意力,而自己最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完成对三辅的改革。

实际上,吕布的选择也基本是成功的。何进只想着让人制衡吕布,但他内心中也担心董卓或皇甫嵩动摇自己的权威,且关东士人也并非没有权力诉求,这导致何家的每个政策都要在权力的平衡中走钢丝。而这种走钢丝,就意味着他们极其不情愿主动出兵对吕布发起讨伐。

实际上,吕布在改革之初也是比较脆弱的,他虽然有两万多能战之士,但吕布对当地豪强的打压政策,本应该能激起更大的反弹。若是让那些豪强找到靠山,联合起来反抗吕布,其实也并不好对付。如果何进能全力支持那些被吕布打压,驱赶的地主在雍州掀起叛乱,成为他们的支持者,同时出朝廷之兵对吕布发起征讨,那内忧外患之下,确实会对吕布造成不小的威胁。

但吕布料定何进实际上不敢这么做,他必然会担心自己发兵之后,朝中反对何家的势力,例如董太后一派,会不会趁机兵变把他干掉,即便是他联合的士人,也未必不想何家换下,直接让袁绍这样的士人去代表自身的利益。除此之外,何进也会担心董卓,皇甫嵩这样的军阀会不会趁自己征讨吕布时趁虚而入。可以说,何家虽然控制了朝廷,但在吕布开启三辅改革的阵痛期时,何家也为了自己权力的稳定而忙碌此时,只要吕布不主动当出头鸟,朝中让何家操心的各种势力,他们也没有心思特意去管吕布的事。因此,吕布也靠着这种低调,在朝堂中争权夺利的同时,度过了三辅改革初期的动荡。

至于皇甫嵩和董卓所在的朔州与并州,如果真的有一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