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董卓的心腹大患
之后,董卓也亲自接见皇甫嵩,皇甫嵩只能跪下拜见董卓。
董卓此时便得意笑了笑:“你现在服我了吧?”
“当初哪知道明公您会有今天?”皇甫嵩卑躬屈膝地说道。
“鸿鹄当然有远大的志向,只是燕雀不知道而已!”
“当年我和明公也都是鸿鹄,只不过明公今天变成了凤凰罢了。”
董卓笑着点了点头,看上去皇甫嵩丢了面子,但皇甫嵩也了解董卓,董卓这人,只要你愿意给他面子,他一般不会亏待你。
没多久,他又封皇甫嵩为御史中丞,虽然夺其兵权,但仍让他备受礼遇。
董卓不费一兵一卒平定了皇甫嵩,但随着关东联军的逼近,董卓也需要再做对策。
首先,他让李儒把弘农王刘辩毒死了,并随之毒杀了何皇后,原因是关东诸侯打着立刘辩为帝的名号起兵。董卓为了让他们失去战略目标,索性直接杀人了事。
这当然会让董卓更加不得人心,但此时他自知关东士人不愿意和自己合作,也已经不再遮掩自己的本性。
而后,他一方面决定迁都晋阳,并有意将雒阳烧为废墟。另一方面,他以朝廷的名义,要求吕布派出援军。
在收夺皇甫嵩的部队后,雒阳的军队已经达到七万余,董卓觉得此时的自己应该不必担心吕布的兵马颠覆自己对朝政的控制。
况且,董卓当初封吕布为秦王,也算是对吕布的拉拢,如今国家有难,光靠董卓在前面顶着,吕布在后面看戏,怎么说也不合适吧?
如果吕布不参战,万一董卓损失惨重,可能会被吕布背刺,因此要出战,必须拉着吕布一起。实在不行,吕布的三个儿子也还在董卓的手里。
于是,李傕再次带着董卓在尚书台起草的圣旨来到了吕布的长安王府。
此次,吕布并没有像之前那样恭敬的跪地听完圣旨,而是站着听李傕念完的。当李傕念完圣旨后,吕布也只是沉默不语。
见吕布没有立刻回应,李傕便小心翼翼地试着劝道:
“大王,您受到董公恩德,又是朝廷册封的诸侯,此时朝廷有难,你多少也该出兵吧?”
吕布并没有直接回答。
“我听说董公要迁都了?”
“正是……”
“大汉只有东京雒阳,西京长安,迁到晋阳以后,朝廷又怎能让人信服?本来关东士人就不拿如今的朝廷当回事,这么做岂不更是失了天下人心?”
“这个……大王所言有理,但关东诸侯从河内怀县,陈留酸枣以及南阳鲁阳三面逼来,雒阳没有任何缓冲,若是前线与诸侯交战不利,再迁都就来不及了。”
“是吗?但我却觉得,那诸侯联军不过是土鸡瓦狗,不足为虑!
只是董公要迁都,我既是秦王,又是汉臣,不能接受。
既然董公今天要求我发兵,那我便发兵两万前去征讨那些诸侯联军,但前提是,董公不必迁都。雒阳毕竞有八关之险,等我在中原没能打过他们,董公再迁都也不迟。”
这句话,若是从常人嘴里说出来,大都会被当作胡言乱语,但从吕布嘴里说出来,似乎也许还真有可行性。
“………好吧,我如实传达给董公。”
“你也不用一个人回去了,我立刻点齐兵马,和你一同去见董卓。”
吕布于是,便点齐两万兵马,关羽、张辽、太史慈、黄忠等吕布麾下最顶尖的将领,此时都随吕布一同征讨,荀攸随军作为军师,贾诩则同样留守长安,守将则以徐晃、庞德为主,留部分二线将领主持当地防务。
吕布带着两万一千人,包括自己的一千并州精兵,以及两万凉州兵及西园军。
凉州兵自不必说,最初招募来的一万人,不少都是跟随过吕布的能征善战之辈。
而西园军自从跟吕布进入长安以后,也被按武举府兵制,进行整训,裁撤弱者,并从当地选拔能人补员,经过大半年的整合,已经基本具备了和西凉军相同等级的战斗力。
这些西园军并不像凉州人那般善于齐射,吕布则命令校尉高顺训练他们,以步兵为主。高顺同时又选拔其精锐八百人,全副武装,作为锋锐,是为陷阵营。
此时,关羽也驾马在吕布身边,他看着吕布整齐的军容,不禁说道:“上次和主公一同出战,已经过去五年了,某在地方当官时,时常会怀念那段日子。”
“我也一样。”张辽说道。“这大汉的地方官,实在不是正常人能当得起的。”
“好了,看这关东局势,天下也即将大乱,将来不缺仗给你们打。”
听着吕布和张辽、关羽的对话,李傕也有些惊愕。
“张、李二位兄台之前不是在三辅做太守吗?怎么这才一天就能随军出征?”
“那当然是因为主公早已料到董国相会要求我们出兵了。”关羽平静地说罢,又抚了下自己修长的胡须,继续说道。“只是,没想到董相国在雒阳倒行逆施。”
“这个……”关羽说得如此露骨,李傕也有些尴尬的看向吕布。
关羽对李傕并没有什么好气,在私下酒席中,关羽也曾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