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儿挺着大肚子。
还以为姜云打柴累了,要早早歇息,这才把门关上。
“聆儿,你看这是什么?”
姜云解开那捆柴,从中取出一只肥壮的山鸡。
“野鸡?”
聆儿瞪大眼睛,惊呼一声,然后迅速捂住嘴巴。
她知道只有猎户才能打猎。
夫君上山打柴带回一只野鸡,肯定是偷摸带回来的。
难怪要大门紧闭。
“你烧些热水,待会我处理一下,给你炖汤喝。”
姜云开始准备杀鸡。
“哦,好!”
聆儿这才反应过来。
鸡毛需得用热水浸泡之后,才好拔下来。
她连忙开始烧水。
在夫妻二人齐心协力下。
这只肥肥的山鸡,很快就成了一桌美味佳肴。
姜云把这只山鸡,一半用来炖汤,另一半烧着吃。
傍晚。
小小的灶房里,肉香四溢。
满桌都是鸡肉。
姜云和聆儿从出生到现在,从没有一次性吃过那么多肉。
一顿吃完,也是无奈之举。
尽快吃进肚子里去,才是最稳妥的。
夫妻二人难得体验了一次大鱼大肉的生活。
“夫君,你好厉害呀,什么都会,做饭也那么好吃。”
聆儿喝着鸡汤,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狠狠地夸赞他厉害的夫君。
姜云笑了笑。
全靠一身仙骨。
否则在这样的环境下,养活聆儿都难。
更不用说养活即将出生的孩子。
想着孩子再过几个月就要出生,姜云问道:“咱家还有多少银子?”
聆儿很快回答上,“还有17两。”
她把最近的开销,还有收入都给姜云捋了一遍。
过冬的粮食三石糙米和两石精米,以及一些其他的杂粮,总计6两银子。
还有一些日常生活所需物品,大概花了一两银子。
此前卖掉晚稻和棉花,余银一共16两5钱。
这两个多月来,姜云辛苦打柴,赚了9两。
现在家里还剩17两现银。
“现在已经入冬,干柴的价钱上涨不少,这些天我上山多打些柴。”
……
时间匆匆而逝。
深冬,年关将至。
一场大雪悄然降落。
青山村银装素裹。
瑞雪兆丰年。
是个好兆头。
大年初一这天。
姜云和聆儿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邀请孟春梅和方羽母子二人,一起吃了顿团圆饭。
外面天寒地冻。
屋里热热闹闹。
总算有些过年的味道。
“姜云,聆儿怀胎九月,随时都有可能临盆,你可得时刻注意着。”
吃完饭后,孟春梅提醒姜云。
就在不久之前,她还给聆儿送来红糖和鸡蛋。
祝愿自家女儿分娩顺利,母子平安。
“我知道的。”姜云道:“接生婆我已经请好了,该注意的事情,她也和我说过。”
“可是蔡婆婆?”孟春梅问道。
姜云点头,“正是蔡婆婆,他推测聆儿还有半个月左右临盆。”
“蔡婆婆好。”孟春梅笑道:“是蔡婆婆我就放心了。”
“娘亲,不用担心。”聆儿也笑道:“嫁给夫君以来,他就没让我干过活,而且每天吃得都很好,我身子骨好着呢。”
“好啊,好啊,我就知道姜云是个好女婿。”孟春梅笑的合不拢嘴。
自家女儿被姜云养成什么样,她一眼就能看的出来。
哪里还用聆儿说?
“这么说我快要当舅舅了?”
方羽也很高兴,忍不住插嘴。
一家人其乐融融,羡煞旁人。
十天后,姜云提前请来蔡婆婆住到他家。
虽然家里条件可能没有蔡婆婆家好。
但是姜云每天都给蔡婆婆误工费,还包一日三餐。
蔡婆婆自然乐意。
这些天。
姜云心里都很不安,很紧张。
这个时代生育条件差。
难产那是常有的事情。
他可不想出现什么意外。
距离蔡婆婆推测临盆的日期越来越近,姜云的心情就更加忐忑了。
正月十四下午,聆儿见红,随时都有可能分娩。
“快了,就在今明两天。”
蔡婆婆的话,让姜云忍不住深呼一口气。
上次这么激动,还是觉醒金手指的时候。
“婆婆,您去睡觉吧,有情况我立马知会你。”
晚上,姜云让蔡婆婆养精蓄锐,自己则不睡觉,守着聆儿。
“那老身歇息去了,记住热水要时刻准备着。”
蔡婆婆提醒一句,回房休息。
第二天。
正月十五,元宵节。
午时,聆儿羊水破了。
“蔡婆婆,蔡婆婆!”
姜云大喊。
“老身在你身边,喊那么大声做什么?”蔡婆婆冷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