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青虚道友竟是前往了化外之地,怪不得一直不得相见……”长眉道人喃喃自语。
修行之人最忌交浅言深,他虽心有疑惑,却终究没有追问。
沉吟片刻后,他神色渐肃:“青虚道友确于贫道有指点之恩,只是那天尘子亦与吾有些渊源,不好撒手不管……”
言罢,长眉道人手掐剑诀,口中念动真言骤起,九道古朴剑光应声而出,如游龙般盘旋而下,铮然插入地面,刹那间便结成一个玄奥剑阵。
“此为太乙两仪诛魔剑阵,若是你能破阵而出,贫道便将天尘子交由你,如若闯不过去,吾也不为难你,只是这天尘子还是由贫道带上天去!”长眉道人淡淡道。
吕易凝视眼前剑阵,只见九柄古剑悬空而立,剑身铭刻太清道纹,隐隐勾连成阴阳两仪之形。阵中云气翻涌,刹那间化作层层叠叠的剑界空间,每一层皆有无量剑气如星河倾泻。
他认出此阵乃是长眉道人以太清剑阵融合两仪微尘大阵所创。
早年他曾得天蓬元帅相赠两仪微尘大阵总纲,并以此演化小世界,用以容纳元磁星辰,可以说深得其中三昧。
可惜总纲中并未记载先天灵宝混元一气太清神符的玄妙,致使他所布之阵徒具其形,始终未能发挥出此阵的真正威力。
“既然府君有此雅兴,那小神便走上一遭!”
吕易一步踏入阵中。
霎时间,周遭景象骤变,天地倒悬,剑气如潮,四面八方皆是凌厉杀机。
他脚踏罡步,身形如游鱼般在剑隙间穿梭,同时以施展出花开顷刻,九朵金花浮现在头顶,垂下丝丝缕缕的金光,将自身尽数笼罩。
阵中空间层层叠叠,仿佛永无止境。
目之所及,尽是纵横交错的剑罡。
有紫青二色剑气自虚空凝结,化作漫天飞雪席卷而来,每一片雪花皆含太清破煞真意,触之即伤。前方剑气凝成七十二座剑峰,峰顶各悬一轮庚金剑日,炽烈剑光如天河倾泻,封锁八方。
吕易头顶九朵金花疯狂旋转,垂落的金光却在剑气侵蚀下不断溃散,如同烈日下的薄冰。
忽有漆黑剑潮自四面八方涌来,竟是先天混元一气所化的诛魔剑意,其势如天河极渊倾覆,未及临身,已让他元神如坠冰窖。
一道剑气透过金花擦过臂膀,一道尺余长的血痕出现,龙血尚未滴落,便被剑气蒸腾成腥红雾霭。吕易见状,也不再保留,当即祭出司母戊鼎。
只见玄黄之气如蛟龙腾空,在他周身盘旋游走,化作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将那漫天剑气尽数阻隔在外。
空间裂隙中暗流涌动,时而扭曲如漩涡,时而平展若琉璃,玄奥的阴阳道纹在虚空中若隐若现,勾勒出两仪轮转之象。
面对剑阵中连绵不绝的攻势,他神色自若。
毕竟,自己身负天庭从五品正神之职,又有“青虚道人“这层因果渊源,长眉道人即便再如何强势,也断不会当真重创自己。
眼下这般阵仗,不过是借大阵之威将他困住,好教他输掉这场赌局罢了。
两仪微尘大阵暗合阴阳至理,共分生、死、晦、明、幻、灭六门。
其中幻门惑人心智,灭门毁人道基,此二门最为凶险,纵使再强大的仙人陷入其中,生死也只在阵主一念之间。
然天道循环,必留一线生机,唯有从死门入阵,方能绝处逢生,正应了“阴极阳生,阳极阴生”的玄妙之理。
不知道过了多久,吕易在剑阵中循着阴阳轮转的轨迹,终于在一处虚空裂隙中发现了阵眼所在。只见一道青玉符篆悬浮于混沌之气中,通体晶莹剔透,内蕴一缕先天太清之气,如游龙般流转不息。符面铭刻着繁复的云篆道纹,每一笔划都似蕴含混沌初开之理,时而化作星河奔涌,时而凝为地风水火交织,玄妙不可言喻。
他凝神静观,发现此符正是传说中的混元一气太清神符,两仪微尘大阵的核心枢纽。
“果真是真品……”吕易咽了一口唾沫,心中震撼莫名。
他比谁都清楚,后世蜀山剑派正是凭借这道混元一气太清神符,在短短数百年间横扫南瞻部洲,成就“一剑破万法”的无上威名,可见其厉害之处。
吕易当即盘坐虚空,以神识勾连玉符道韵。
刹那间,他仿佛置身鸿蒙未判之时,目睹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沉为地的开天盛景。
那缕太清之气在他紫府中演化万千,竟与司母戊鼎内的玄黄之气产生共鸣,鼎身镌刻的九州山河图随之亮起,浮现出更为深邃的阴阳变化。
三日参悟,吕易对混元一气太的领悟突飞猛进。
原本两仪微尘总纲一些晦涩难明的地方,此刻也如掌观纹。
当最后一缕明悟涌上心头时,玉符突然青光大盛,阵中万千剑气顿时温顺如溪流,九柄古剑齐齐长鸣,剑阵空间如水波般荡漾消散。
吕易身形一闪,已立于长眉道人面前,拱手道:“多谢府君手下留情!”
长眉道人雪眉微动,心神震动。
这太乙两仪诛魔剑他虽然只演化了一二层威力,也未曾亲自主持,是为死阵,但到底是以混元一气太清神符为基,就是金仙落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