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爆炸!
风暴骤起!
最先是搜狐娱乐,头版头条,加粗红字。
【沈善登首映礼炮轰《色戒》!郑苹如烈士事迹震撼全场!】
新浪和网易等门户网站,相继进行了专题和快评。
只是报道方向有所不同。
新浪娱乐。
【《督公》首映掀起争议!沈善登再轰《色戒》】
网易。
【沈善登的“阳谋”与《色戒》的困境!】
2007年门户网站已经主导网络舆论,彼此竞争很激烈。
哪怕公司里面有立场不同的人,也必须报道。
流量就是门户网站的命脉,流量狂欢不能错过!
门户网站只是开始。
狂暴的言论直接裹挟着深秋的寒意,荡涤着互联网的每一个节点,汹涌的奔腾、碰撞、爆炸!天涯论坛、猫扑、百度贴吧等论坛平台,情绪沸腾!
沈善登在《督公》首映礼内场那番“赞美”,瞬间撕裂了此前媒体试图为《色戒》批评蒙上的那层温情面纱。
“痛快!沈导撕下了皇帝的新衣!”
“沈大炮牛逼!”
“突然对《督公》里那个“光明正大’的太监感兴趣了。”
“用烈士之血,涂脂抹粉,可恨!该杀!”
“这才是真男人!敢说!”
“《色戒》拍的是个什么东西?侮辱先烈!”
“支持《督公》,必须去看!”
“现实再次验证了沈善登的那番话!某些人就是用所谓的“艺术突破’、“人性探讨’当做挡箭牌!什么艺术,不过是强权的附庸!什么世界大导,不还是这套吗?用大尺度情欲和暧昧历史观吸引眼球!”沈善登给的提前量太足!
之前的《威尼斯归美》这篇文章,成了一记凶狠的回旋镖。
年轻网民、军迷、历史爱好者一片叫好。
更多的普通观众,被郑苹如的事迹震撼!
很多人是真的不知道!
就和魔术一样,用大动作掩盖了小动作。
当沈善登用更大的动作,把小动作扒出来之后,大家才葛然发现,《色戒》小动作真不小啊!“我去查了,郑苹如兄长和未婚夫,郑海澄和王汉勋的衣冠冢,都在南京航空烈士公墓...这才是真实的历史英雄!《色戒》改得太过分了!”
“沈导说得对!没有电影强国,谈什么艺术啊!这是艺术吗?!”
部分文艺青年、影评人,此刻也激烈不起来。
以前能说沈善登是道德绑架,艺术创作有自由,郑苹如是英雄,但电影是电影,用愤青情绪打击竞争对手..
现在没法说啊!
威尼斯电影节“全美班”怎么解释?
一句“威尼斯归美”“欧洲三大也要陪侍好莱坞”,用什么反驳?
一个是忠,一个是孝,当场就是卡住了!
首映礼结束。
回到家。
大蜜蜜盯着沈善登看,看的他莫名其妙,还有点心虚。
“你做到了!”
大蜜蜜激动道:“你说的“大耳刮子扇过去’,你做到了!”
沈善登轻描淡写道:“应该的,原则性问题上就不能妥协。其实让它上映才是离谱的。”
随着首映礼舆论风暴,持续扩大。
《督公》宣发团队进行舆论引导,保驾护航。
马有德表示线下的他管不了,网上的至少要打得有来有回。
“给我死死盯住,有些账号不用和他们辩论,他们不是辩论的,把帖子沉了,嘲讽就行了。”他已经有了丰富的网上战斗经验。
互联网上,存在着多股力量。
势力来源各有不同,作战方法也有不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刺激网友心态。
各种谣言五花八门,有些一看就是侮辱人智商的,目的就是吵架。
账号背后大概不是人,也是挂着软件什么的,就是为了针对线下实际存在人的生活,破坏心理。不过《督公》首映礼这一次杀人诛心,心态崩的,不是这边,而是另一边。
上海一家酒店。
《色戒》制片人之一的詹姆士沙姆斯,第一时间得知了《督公》首映礼的信息。
他比导演李安和蒋志强都更明白,这电影是怎么回事。
根据沈善登以往言论,这个人必须重点关注。
事实证明,他的感觉是对的。
但他宁愿这是错的。
人都傻了。
电影隐含的恶意再也无法被华丽的艺术概念掩盖,在公众层面赤裸裸地泛滥开来。
詹姆士沙姆斯先是愣住,随后,就是无边的愤怒。
“f.k!”
原本因为《色戒》在这边上映,志得意满的心情,彻底破碎。
还有难以言说的恐惧。
那张惯常带着学者式冷静和制片人精明的脸,第一次出现了裂痕。
伪人面孔破碎,彻底不见丝毫人的情绪。
手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嘭!”
咖啡杯被他狠狠掼在墙上,瞬间碎裂,褐色的液体在白色墙面上泅开一片狼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