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都市言情>华娱唯一太阳> 第126章 要的就是尖锐!(1/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6章 要的就是尖锐!(1/4)(1 / 2)

演播厅内,巨大的《督公》电影海报在灯光下泛着光泽。

柴菁面带职业微笑,看似随意地提议:“沈导,我们要不要在正式录制之前,先简单对一下词?这样录制时节奏会更顺一些。”

沈善登迎着她笑意浮于表面的目光,从容点头:“柴老师考虑得很周到,不愧是专业的。”场外。

《面对面》制片人远远望着,嘴角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怜悯。

柴菁眼神倏地一锐,瞬间切换了状态。

“欢迎沈善登导演。首先,恭喜你。《督公》的票房超越了《泰坦尼克号》,登顶中国影史票房冠军,并且还在持续攀升。你此刻的心情如何?”

沈善登微微一笑,语气依旧平稳:“谢谢。这个数字背后,是近千万中国观众,他们才是真正的冠军。我们只是恰好拍出了一部他们想看的电影。”

柴菁带着一丝若有似无的质疑:“你指的是《督公》中比较直白的暴力惩恶、民族情绪,以及,对历史可能存在的「浪漫化’处理吗?”

“有人认为,这种成功某种程度上是迎合了当下某种极端的民族情绪。”

马有德脸色微变,快步走向《面对面》制片人,低声交涉。

制片人摆手解释:“放松,这只是预热,让双方进入状态。正式录制不会这么直接。”

沈善登面色不变,只抬眼看向柴菁,声音依然镇定:“这个问题本身,就带着一种预设的批判。”“电影里陈默惩治侵吞军田的恶吏,用的是大明律法允许的刑杖,这叫直白吗?那些军户的眼泪是直白吗?盐丁勒索百姓导致平民只能用醋布下饭,这种历史的“真实’我们拍出来了,你觉得这是浪漫化吗?”沈善登稍作停顿道:“我们电影里有一句台词:“我们吃的是民脂民膏,报的是皇恩家国。我们如果过于考虑这些腐朽力量的想法,那就对不起沉默的大部分人,他们就会失望,原本会倾向我们的,也会失“这不是极端情绪,这是任何一个有责任感的个体,最朴素的正义观。”

柴菁不易察觉地蹙了下眉,心头暗凛。

沈善登果然难缠,怪不得《造孽》被他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她面上依旧含笑,话锋一转:“我们注意到,《督公》上映后,同期上映的《造孽》受到了很大影响,甚至提前下画。”

“有观点认为,你在电影内外的一些言论,是在用一种“扣帽子’的方法去打压另一部艺术电影,这是一种文化之外的手段。”

沈善登等她说完才接话:“我澄清一点。《督公》和《造孽》的档期是市场行为。至于《造孽》,我至今认为它是一部值得学习的电影,是好莱坞团队的经典之作。”

“我仅仅是指出了一个事实,其原型是一位英勇殉国的烈士,而非电影里描绘的那样。”

“指出历史真相,什么时候成了“打压’?歌颂汉奸是艺术,缅怀英雄反而成了“极端’?这套逻辑,我实在无法理解。”

柴菁心底冷笑,面上却不露分毫。

她低头看了眼稿子,再抬头时仍是那副关切的神情:“你觉得刚才这个节奏和强度如何?能不能接受?沈善登摇头,直言不讳:“我觉得有点尖锐了。也有点,可能我说话直白,屁股有点歪。”柴菁没料到他这么直接,怔了一瞬。

很快恢复如常,依旧端着节目那套说辞:“《面对面》的风格就是直白,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挖掘更深入的话题。”

“很西式,冒犯的艺术。”沈善登轻笑一声。

柴菁感到棘手,但仍维持风度:“那我们要不要休息一下?还是继续对话题?”

“继续吧。”沈善登抬了抬手,示意她继续。

柴菁立刻进入状态,仿佛抓住了什么把柄,探身问道:“所以你认为你的电影,比《造孽》更具有“道德优越性’?”

“电影的评价标准,应该首先取决于它是否符合某种“正确’的历史观吗?这是否会扼杀艺术的自由表达?就像你曾经说,中国电影要先学会“做生意’,再谈“做艺术’,这是不是太功利了?”沈善登摊手,语气略带无奈:“我没有说过这句话。我说的是,先工业后艺术。对于电影弱国来说,谈艺术过于遥远。我的话似乎总是被断章取义了。我的完整理念是,中国电影必须先建立起成熟健康的工业体系和市场循环,才能有资格谈艺术创作。”

沈善登坐直身体,目光如炬,直视柴菁:“我们又回到老问题了。艺术的自由,绝不能建立在践踏民族英雄的尊严之上。这是底线。”

柴菁一时语塞。

沈善登语气愈发坚定:“《督公》的成功证明了,中国观众渴望看到扎根于自己文化血脉的故事。我们用了最工业化的方式,精密的剧本结构、合格的视效、成熟的市场运作,去展示一个具有中国内核的英雄。”

“观众用破纪录的票房告诉我们,他们喜欢!他们认可!这难道不是最大的“艺术自由’?”柴菁勉强笑了笑:“看来沈导对未来的中国电影市场,充满信心。”

“当然。”

沈善登语气笃定:“因为《督公》只是一个开始。我们已经在规划“督公电影宇宙’,接下来会有《嘉靖》个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