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据上风,真能吃饱。
数日后。
随着将士们乘船而去,那些收到消息的大名才堪堪到来,看到依旧火光耀眼,被彻底复盖的平安京,那群大名们泪流满面,跪在那里,高呼着,呐喊着。
仿佛是对丰臣政权崩塌的难过,但隐隐约约,似乎又有些激动。
尤其是位叫德川的,更是激动的眼框通红。
如果林凡知道他们的想法,肯定会怒声咆哮着,你们高兴个屁,过段时日,收拾的就是你们。
一日。
海岸码头,海平线出现一艘艘战船,在码头讨生活的百姓们,看到那浩浩荡荡的战船,全都站直身体,远眺着。
当看清那些旗帜的时候,立马就有百姓欢呼起来。
“回来了,他们回来了。”
这一声呼喊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百姓们奔走相告,码头上瞬间人头攒动,随军出征的士兵,其家眷父母,姐妹妻儿,更是怀揣着紧张与期盼,蜂拥至码头等侯。
战争哪有不死人的。
不死人的,都不叫战争了。
秦府。
“都督,他回来了。”心腹匆匆前来汇报。
秦礼正在院中锻炼,闻言,缓缓收势,长吁一口气,将兵器放回架上,“回来了多少?伤亡如何?”
心腹摇头道:“暂且还不知道,船还没有到码头,不过以倭国人的凶残性格,肯定让他吃了亏,我看能回来一半,就不错的了。”
秦礼眯着眼,琢磨着,他自然希望林凡最好是全军复没,最好就是三千士兵死伤大半,真要这样,他还有何脸面出现在这里。
“走,随我去迎接。“
海面上。
林凡负手而立,站在船头,随着海岸越来越近,他的思维也活跃起来,倭国的事情暂且放在一旁,接下来就是要疯狂输出秦礼。
“王史官,你可知秦礼让陛下给六百万军饷的事情?”林凡问道。
王史官点头,“下官,知道。”
“那我让秦礼送两百万两回来,秦礼他送回来没有?”
王史官摇头道:“将军,下官随李统领离开京城时,秦都督还没有将两百万两送回。”
“哼,好一个秦礼,居功自傲,不将陛下放在眼里,等会本将军必要跟秦礼好好掰扯,掰扯,王史官在一旁可要如实记录。“林凡说道。
“啊——哦!!!”王史官愣神,随即点头。
对王史官而言,当史官的确是高危职业,但做的好,真能名垂千古,做的不好,那就是碌碌无为,自然老死。
任何一位史官,都想着名垂千古。
因为他们接触历史,看到历史长河中,那一位位被后世之人铭记的史官名字,便觉得热血沸腾。
战船靠岸林凡上岸,发现围观的百姓们很多,面带笑容,朝着父老乡亲们点着头,随即在刘参将的带领下,士兵们将一箱箱金银珠宝搬运下来。
“恭喜林将军凯旋而归。”秦礼笑着道。
他目光一直观察着战船的情况,发现士卒的数量貌似并没减少多少,而且更关键的是,他发现这些士卒浑身散发着一股肃杀之意。
这是非常难得的气质。
也是想要成为精兵强将的必备精气神。
“秦将军,等很久了?”林凡问道。
秦礼道:“得知将军归来,秦某自然得赶紧前来迎接,倭国之行,林将军必然收获极大吧。”
“还行。”林凡笑道。
刘参将前来,汇报情况,所有货物都搬运到岸上。
秦礼的心腹,一步踏出,看向刘参将,询问道:“刘参将,这次倭国之行,收获如何?”
刘参将没有说话,而是躬敬的待在林凡身边,意思很明确,末将属于林将军的兵,在没有得到将军的许可前,谁问话都不理踩。
心腹见刘参将如此不识好歹,脸色陡然震怒,刚要开口呵斥,却见林凡眯着眼,冷哼一声,“怎么?本将军的人得跟你汇报吗?”
心腹被这一声呵斥,吓得脸色一白,低头不语,他哪敢跟林凡放肆。
秦礼深深瞥了刘参将一眼,随即展颜笑道:“林将军息怒,我这下属绝无他意,只是好奇,随□一问罢了。”
“哼,没大没小的东西,有人带,没人教。”林凡呵斥道。
秦礼忍着怒火,对林凡的意见那是相当的大,这句说的是什么意思?
换做他人。
他秦礼早就一巴掌甩过去,但他面对的是林凡,当朝的神武大将军,如今的秦礼也不得不退让三分。
“林将军此行倭国,舟车劳顿,不如先回府歇息。本都督已备下酒菜,为将军接风洗尘。”
秦礼不愿在码头与林凡多做纠缠。
他深知此人行事颠狂,性情暴烈,若真冲突起来,吃亏的必是自己。
林凡摆手道:“不用了,如今陛下还等着本将军回去复命,但在走之前,我倒是想问问秦都督,你有没有收到陛下的旨意,退回二百万两军饷?“
听闻此话。
秦礼内心猛地一沉,但依旧沉住气,无奈道:“林将军,收是收到了,但你也知道,海岸边防乃是国之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