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其他类型>大明:从边军开始覆明灭清> 第329章 新钱上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29章 新钱上市(1 / 4)

江瀚宣布涨俸的消息,让在场的一众文武振奋无比。

此次涨幅之大,简直难以想象,薪俸上涨一半后,他们也就不用再过那种紧巴巴的日子了。

可当得知涨俸将以纸票的形式发放后,众人的心头又像被浇了一盆凉水。

纸票?

该不会和明廷一样,听起来不少,但实际上发到手的,都是些难以变现的陈年旧货吧?

尽管心中疑窦丛生,但在场的官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终究是没人再站出来质疑、反驳。

新钱已经制成,甚至连负责此事的新衙门、以及衙门的官员都已经确立。

大家都不傻,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此事不容置疑,不是商量,而是通知。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随着太监一声唱和,这场喜忧参半的大朝会,总算是落下了帷幕。

江瀚随即起身,在一众侍卫的簇拥下离开了大殿。

王驾一走,承运殿内紧绷的气氛顿时松弛下来,文武官员们也三三两两,怀着复杂的心情相继离去。

人群中,薛志恒的脚步最为匆忙。

明天不仅是发放俸禄的日子,更是泉通司正式开衙、直面考验的第一天。

他还要赶回去做最后的检查,以确保万无一失。

正当他加快脚步,想尽快赶回衙门时,身后却传来一阵熟悉的声音:

“薛主事,薛主事,还请留步。”

薛志恒停下脚步,转身望去,叫住他的,正是农部职方清吏司郎中——庄博阳。

此人是湖广武陵人,字子书,也是从明廷投诚过来的官员。

因为在城内的宅院与薛家府邸相邻,庄博阳和薛志恒平日里素有往来,算是熟识。

见到是这位邻居,薛志恒也放缓脚步,朝他拱了拱手:

“原来是子书,不知道唤我何事?”

庄博阳脸上堆起笑容,快步走近,同样拱手回礼道:

“薛主事如今荣膺新职,执掌泉通司,权责重大。”

“我这做邻居的,自然要向您道贺啊。”

薛志恒谦虚地摆摆手:

“唉,子书兄言重了。”

“不过是王上信赖,尽力为君分忧罢了,谈不上什么恭喜。”

庄博阳在廊下凑近了些,压低声音,用手指做了个捻票子的动作:

“薛主事,你我毗邻而居,也算知交。”

“您……能不能跟在下透个底儿?”

他顿了顿,声音更低了,

“这本色加折色的制度,会长期并行吗?”

“粮票和布票,将来……将来会不会也像宝钞那般……”

后面的话他没说出口,但意思却不言而喻。

薛志恒听罢,不动声色地宽慰道:

“子书兄大可放心。”

“具体的细节我虽然不便多言,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告知,王上励精图治,体恤臣下,绝不会行那自毁根基之事。”

“再说了,这粮票、布票,都标明了可以抵换实物,并非什么空头票据,你也不必过于担忧。”

说罢,他看着庄博阳叹了口气。

如果是其他人来问,薛志恒肯定不会多说,最多也就是搪塞两句罢了。

但既然是庄博阳开口了,他才多解释了两句。

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相熟,而是薛志恒很清楚,自己这位邻居的家境,实在是太过寒酸了。

庄博阳是天启年间的进士,金榜题名后,先是被吏部委派到四川的安县担任知县。

因其为人勤勉,治下吏治清明,钱粮刑名诸事井井有条,颇有政声,几年后便被擢升为崇庆州知州,紧邻成都。

而在崇庆州知州任上,庄博阳更是勤政爱民,做了不少实事。

他亲自督导兴修水利,疏通了多条淤塞数年的灌溉渠,使得境内数千亩“望天田”得以保收;

每逢灾年,庄博阳必定想方设法开仓平粜,甚至还捐出自己微薄的俸禄发粥赈济,在士民中口碑极佳。

后来江瀚打下成都,庄博阳所在的崇庆州也跟着投降了。

按理说,像这一类承平时期干练有为、政绩斐然的官员;在战乱时期,本应该是誓死不降,最终以身殉国的标准模板。

但庄博阳偏偏不是。

当李自成率领的大军兵临崇庆州城下时,他几乎未作任何抵抗,便领着州衙一众属官,干净利落地开城投降了。

李自成看着崇庆州高耸的城墙,本以为这会是一场硬仗,但他万万没想到城门不攻自开了。

见此情形,他生怕其中有诈,愣是派兵在城内反复搜剿了大半天,直到确认并无伏兵后,他才敢放心接收州城。

按照惯例,占领一地后,李自成立刻召开了公审大会,准备全面清查城内的贪官污吏、豪绅劣商。

这一查之下,结果简直令他触目惊心。

崇庆州官府上下,从知州到胥吏,几乎都存在加征行为,像什么纸笔费、车马费、火耗等等,数目不小。

李自成当时也并未细究,只是依照惯例,将庄博阳等一干人等都定性为“贪官污吏”,准备严惩。

为首的庄博阳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