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其他类型>缅北之价> 第36章 余烬低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章 余烬低语(1 / 2)

档案馆地下深处的死寂,比任何喧嚣都更令人窒息。纯白力场的余威仿佛仍灼烧着空气,留下无形的焦痕。那个曾欲睁开“鸦瞳”的圆柱体装置,此刻如同棺椁般冰冷沉默,表面只反射着应急灯惨白的光。突击队员们持枪警戒,不敢有丝毫松懈,尽管目标已然“死亡”。技术专家们则在队长的示意下,穿着臃肿的防护服,开始用各种仪器扫描、探测这个失去了灵魂的金属躯壳,试图从中剥离出“渡鸦”最后的秘密。

指挥中心内的气氛并未因暂时的胜利而轻松。陆时靠在椅背上,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嗒嗒声。屏幕上,顾永年那张在慈善晚宴上笑容和煦的照片,与眼前这个企图将城市化为数字祭坛的疯狂计划者形象,无论如何也无法重叠。一个成功的、受人尊敬的企业家,为何会选择这样一条通往毁灭与虚无的路径?仅仅是为了对抗肉体的衰亡?这理由似乎足够疯狂,却又显得……过于单薄。

“报告陆队,”技术部门负责人的声音透过扬声器传来,带着一丝疲惫的沙哑,“对目标装置的初步物理检测完成。外壳为特殊合金,内部结构高度集成,未发现常规接口。能量核心在最后过载中已彻底烧毁,物理破坏严重。但是……我们在其基底隔离层下方,发现了一个独立的、未被完全摧毁的微型存储单元,采用了……生物晶体技术。”

“生物晶体?”陆时坐直了身体。

“是的,一种理论上处于实验室阶段的技术,利用特定蛋白质结构存储数据,具有极高的密度和……某种程度的抗物理损毁特性。我们正在尝试进行无损读取,但这需要时间,而且不确定里面是否还有数据残留,或者……是否存在生物活性相关的风险。”

又一个超出预料的技术。“优先处理,注意安全。”陆时沉声道。这或许是“头鸦”留下的最后遗言,或者是……另一个陷阱。

就在档案馆这边的清理和取证工作紧张进行时,对顾永年及其关联资产的全面调查也以最高优先级展开。结果令人震惊。

顾永年名下的永青集团,表面上是业务多元、财务健康的商业帝国,但经过金融调查专家层层剥离后发现,其核心资产在过去十年间,已通过极其复杂的交叉持股和离岸交易,悄然转移到了一个名为“彼岸基金”的实体名下。而“彼岸基金”的实际控制人,经过数层匿名信托的穿透,最终指向了一个早已在法律上被宣告死亡的身份——正是顾永年本人!

他不仅假死脱身,更在生前就完成了资产的转移,为自己“死后”的计划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其手段之老辣,布局之深远,令人脊背发凉。

同时,对顾永年生前社交圈和科研资助记录的挖掘,也有了惊人发现。他不仅仅是资助边缘科学研究,他本人就是多个顶尖大学的荣誉教授,在量子计算、神经信息学、乃至理论物理领域都发表过重量级论文,只是这些成就都被其商业上的巨大成功所掩盖。而与他往来密切的少数几位科学家,其中两人已在过去几年内相继因“意外”去世,另一人则处于深度隐居状态。

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一个事实:顾永年是一个绝顶聪明、资源无尽、并且为达目的不惜一切的偏执天才。

然而,随着调查深入,一组奇怪的医疗记录浮出水面。顾永年在“去世”前五年,曾被诊断出患有一种极其罕见的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该疾病会导致感知能力进行性增强,最终患者会因无法承受来自自身神经系统和外界环境的海量信息输入而精神崩溃。现代医学对此无解。

感知过载……陆时看着这份诊断书,脑海中仿佛有什么东西连接了起来。顾永年追求的,或许并非简单的“永生”,而是……控制的解脱?一个因感知过载而濒临崩溃的天才,试图通过将意识融入冰冷、有序的数字网络,来摆脱肉体带来的痛苦与混乱? “鸦瞳”协议,不是为了“看”世界,而是为了创造一个他可以“理解”和“控制”的世界?

这个推测让顾永年的形象变得更加复杂,却也更加恐怖。他的动机并非纯粹的权力欲或长生梦,而是一种源于自身存在痛苦的、绝望的挣扎。这种挣扎,让他视数百万市民的城市为实验场,视活生生的人为可牺牲的数据点。

就在这时,档案馆那边对生物晶体存储单元的读取工作取得了突破。

“陆队,数据部分恢复出来了!但是……内容很奇怪。”技术员的声音带着困惑。

传输过来的并非预想中的技术图纸或疯狂宣言,而是一段段杂乱无章的、类似个人日记的碎片,时间戳覆盖了顾永年“去世”前最后三年。文字充满了痛苦、矛盾以及对某种“终极宁静”的渴望。

“……噪音,无休止的噪音……色彩在尖叫,数字在哭泣……他们为何能忍受这混沌?”

“……‘渡鸦’的古籍提供了线索……符号是锚点,能稳定疯狂的潮汐……但还不够……”

“……韩的进展太慢……他沉迷于仪式感,却忽略了纯粹数学的美……我需要更直接的通路……”

“……‘镜厅’原理……维尔贝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