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大业年间。
杨广缓缓舒了口气,面色再度平缓下来。
此刻他的心跟过山车一般,生怕那个什么山水的,突然冒出来一句杨广怎么怎么样。
还好,还好
天幕此刻却再次转变,杨广的笑容再次僵住。
“又是他?!”
杨广眼睛一瞪,手上的酒杯首接掉到了地上。
【有没有哪些皇帝生死看淡?】
只见天幕上的人物没有改变,依旧是那名儒雅男子,只是换了件衣服。
大汉,太祖年间。
“哦豁,看来这次乃公必然上榜啊。”
刘邦吹着口哨,面色轻松。
之前天幕就提到了他面对死亡时候的坦荡,所以他刘邦肯定是榜上有名。
【刘邦是一个,这点毋庸置疑。】
【刘邦的故事那可是家喻户晓,他去打英布的时候,不小心被箭射中了,然后叫大夫来治。可能刘邦心里也清楚,自己大限将至,治啥治啊,这就是命啊!】
【也有人说,刘邦是不想连累大夫,他知道自己治不好了,而大夫治不好可能会受到惩罚,所以便让大夫走了,但这一点可能有点主观了。
【但不管怎么样,刘邦是看淡生死的。】
大汉,太祖年间。
正在喝酒的刘邦猛地呛住,剧烈咳嗽起来,一旁的吕雉连忙拍抚着他,替刘邦顺气。
"啥?征英布?受伤?没了?乃公我是这么没的?"
刘邦放下酒杯,身体微微前倾,死死盯着天幕,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短暂的震惊后,刘邦脸上露出一种极其复杂的神情,最后化作一声长长的大笑。
"哈哈哈哈!你们都听见了?乃公我最后是马背上征讨叛臣没的,不是病榻上窝囊死的!这结局,配得上乃公这一辈子!够本了!"
刘邦对着身旁的吕雉、萧何等人,拍着大腿,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英布好一个英布!乃公原本还想再看看,敲打敲打他,如今看来,是留不得了!"
"乃公倒要看看,这英布有多大能耐,能带走朕!"
刘邦眯着眼打量殿下群臣,语气悠悠。
"陛下洪福齐天,自有神明保佑,天幕上的未必作数然,英布猖狂,确需陛下亲征,方能震慑宵小。"
“妾建议,可双管齐下:一面明诏筹备大军,另一面可派使者携厚礼前往淮南,‘安抚’其心,使其松懈,或可诱其麾下将领反正。
吕雉抚着刘邦胸膛,话音顿了一会,随后缓缓说道。
“哈哈哈,娥姁你真乃寡人的贤内助啊!”
刘邦擦去吕雉眼角清泪,眼中带着一丝捉摸不透的光彩。
英布此时正在他的淮南王宫饮酒作乐。
“受伤最后死了?”
英布笑容瞬间僵在脸上,手中的酒杯“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酒水洒了一身也浑然不觉。
“不不!这不是真的!天幕害我!天幕害我啊!”
英布脸色惨如白纸,身体开始无法控制地颤抖。
“刘邦若因我而死吕后、太子、满朝文武他们岂能容我?!他们会把我挫骨扬灰!他们会屠尽我的宗族!”
英布看着左右心腹,声音嘶哑而绝望。
这不是功业,这是灭顶之灾。
他不是害怕刘邦,他是害怕刘邦死在他手上这个后果。
“大王竟然会是弑君者?虽然成功了,但这也意味着我们会遭到最残忍的清算!”
“跟着他,死路一条!朝廷大军转眼即至,我们怎么办?”
宫内众人皆是心有异心,原本都是醉酒朦胧的神态,此刻看来简首不要太清醒。
“不如擒了英布,献给朝廷将功赎罪?”
不少人暗中盘算着,计算着其中可行率。
【然后就是汉文帝了,汉文帝这个看淡生死是在他的遗诏里就写明白的。】
【当今世人,皆重生而厌弃死,而文帝却对生死泰然处之,视生死为命之必然。】
【要不说汉文帝牛呢,反观李世民就没有做到这样。】
【李世民晚年也追求点长生什么的,但也有人说是李世民吃丹药是为了治病,可这点并没有什么依据,还有这也不是怕死吗?】
【你跟刘邦比,这也是怕死呀,你治病都搞到求丹药的份上了。】
大唐,贞观年间。
“咳咳汉高祖真非常人也。明知死期,犹能大笑赴之,此等豁达,朕不如也。”
李世民轻咳几声,面色微微泛红。
长孙皇后抚着李世民的脸,笑着问道。
“精神焕发!”
李世民被长孙皇后这样一笑,脸更红了,但也只能嘴硬辩驳。
“陛下有一点跟汉高祖很像哦。”
长孙皇后轻捂着脸,一根手指在脸上划了划。
“啊?观音婢你以前不这样的!”
李世民脸色燥红,他自然明白观音婢是在表达什么。
“哈哈,二郎不要在意,妾只不过是打趣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