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2章 造纸术(1 / 2)

大汉,武帝年间。

刘彻、卫青和董仲舒三人他们并未在意关于杨广的天幕视频,反而皆在思索天幕上提到的“科举”制度。

虽然只有片语,但凭借着超高的政治感知,他们大概能理解个七七八八,并且察举制也有关于考试的项目,有一便有二。

“仲舒之言,倒是点醒了朕!打破权贵垄断尽收天下英才妙!此策大妙!”

刘彻忽然坐首身体,目光如炬。

“不过,绝不能只考那劳什子对子诗歌!朕要的贤才,需通晓《春秋》决狱,明辨《尚书》治政,熟知《礼记》安邦!需要懂农桑,知水利,晓刑名!岂是只会吟风弄月之徒?”

刘彻话锋一转,正色道。

“陛下圣明!若考试内容能如陛下所言,贴近实务,而非仅是寻章摘句,那此法或真能为国选材。”

“只是这考官之人选、考题之设置,需极度谨慎,若被腐儒把持,恐仍难选出真才。”

卫青闻言,眉头稍展,拱手道。

“大将军所虑极是!陛下,臣以为,这科举之制,其核心在于‘公平’和导向。以儒家经义为基,辅以策论,考察士子解决实际政务之能。

“如此,既可统一思想,尊崇儒术,又能选拔于国于民有用之才!届时,天下贤士必闻风而动,尽入陛下彀中!”

董仲舒激动附和道。

“好!好一个‘公平’与‘导向’!如此一来,那些世家大族再难完全把持仕途,寒门之中亦有英才可为朕用!”

刘彻越听越觉得可行,脸上露出兴奋之色。

“下旨”

正当刘彻转身准备回到御榻上时,他突然看到御案上的竹简,眉头不由缓缓皱起。

“天下英才尽入彀中理想甚好。然”

刘彻眉头紧锁,缓缓坐回御榻之上,陷入沉思。

“仲舒,仲卿,你们可知,一套《春秋》竹简需耗费多少人力物力方能制成、抄写、运送?”

“寻常百姓之家,莫说研读经典,恐怕终其一生,连触摸一片写有《尚书》的竹简都难如登天。”

刘彻目光扫过殿内堆积如山的竹简和昂贵的缣帛。

“无书,何以读书?无师,何以明理?若书籍学问始终被少数豪强攥在手上,这‘考试取士’到头来,选的恐怕仍是那些世家子弟,不过是换个名目罢了。二字,谈何容易?”

刘彻淡淡说道,语气显得格外沉重。”

他的话像是一盆冷水,让刚刚略显热情的气氛瞬间冷却。

董仲舒和卫青也沉默下来,他们深知陛下所言乃是冰冷的现实,知识的垄断,是比官位垄断更坚固的壁垒。

“陛下所虑,实乃根本之难臣臣一时竟未思及此节”

董仲舒不甘心地张了张嘴,最终也只能化为一声叹息。

卫青亦是默然,他深知军中许多有潜力的低阶军官,也正是困于出身,难有系统学习兵法的机会。

也就在这时候,天幕突然改变——

【西大发明之一——造纸术。】

【你将一根新鲜竹子切割成细长条,用火烘烤竹片,使其表面渗出水分,这就是杀青。】

【在竹片上刻上字,并用绳子串起来,恭喜你发明了竹简。】

【但竹简过于笨重,且刻字难度大,不方便你书写和阅读。】

【于是你以身上的丝绸为灵感,经过养蚕取丝织造漂白,制作出了更加平滑轻便的缣帛。】

【不过缣帛造价太高,产量过低,不适合全国普及使用。】

大汉,武帝年间。

“竹简笨重,缣帛昂贵此乃朕之心病。天下学问尽藏于高阁,寒门学士求学无门,长此以往,朕之‘科举取士’,恐怕是空中楼阁”

刘彻手指无意识地瞧着御案,语气沉重。

“更轻便更廉价?”

刘彻天幕的声音传入他的耳朵,他猛然坐首身体,眼睛骤然亮起,紧紧盯住天幕。

“快!仔细看!天幕所示,乃国之未来!”

刘彻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发颤,对着左右急声道。

【于是你以苎麻为主要原料,加入你破布渔网等麻织品,经过浸泡蒸煮捣碎形成纸浆。】

【最后将纸浆经过平铺和晾晒,恭喜你发明了麻纸。】

【麻纸虽然造价低,但质地粗糙,不适合画画书写。】

【不过这难不倒聪明的你,你总结从前经验,在原本的材料里加入了褚皮,经过一系列的操作,你就得到了一张质地均匀适合书写的蔡侯纸,恭喜你发明了造纸术!】

【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大突破,不仅使得平民有机会接受教育,还间接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无数文人墨客在纸张留下千古绝唱,千年的智慧在薄薄的纸张上承载。】

大汉,元兴年间。

“蔡卿,天幕这是在宣讲你的功绩呀。只是每次皆语不详,倒像是故意考校我等古人智慧一般。”

刘肇听着天幕的讲解,轻笑一声,对蔡伦说道。

“陛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