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其他类型>天幕曝光未来,皇帝们坐不住了> 第196章 只是这世人常常软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96章 只是这世人常常软弱......(1 / 2)

“这电影拍的太过了吧?这都把曹操拍成啥了?”

陈语看着整部电影的解说,只觉得满脑子问号,随即他打开了评论区,想看看网友们怎么说。

「“魏王,夏侯渊被蜀军杀害了!”

曹操:“孤不为弟报仇,虽然万里江山何如!”」

回复:「曹操字玄德是吧。(捂脸笑)」

「冷知识:三国杀官方也给易教授出资了。(微笑)」

回复:「定叫他好评如潮!(超大声)」

「抛开三国不谈,这片其实挺不错的。」

回复:「艹《三国的星空》怎么抛开三国啊?(尬笑)」

「曹操:易先生,后来大汉怎么样了?

易教授:变成了魏。

曹操:这样啊(眼中藏不住的失落)」

回复:「司马懿:后来大魏怎么样了?(憨笑)」

季汉阵营。

“这这分明是朕的词啊!”

刘备指着天幕,一时之间有些哭笑不得。

“陛下,看来后世这些看客是把您的仁德之心,都安在曹丞相头上了。不过臣倒是好奇,若是曹丞相本人看到这些评论”

诸葛亮羽扇掩面,眯眼笑道。

“这天幕上还有人说‘曹操字玄德’!这要是让曹孟德瞧见了,怕是要气得从棺材板里跳出来。

刘备看着天幕上那条评论,摇头笑道。

曹魏阵营。

“好个‘曹操字玄德’!这些后世竟把我与大耳贼混为一谈!”

曹操看着天幕上的调侃,气极生笑。

“变成了魏眼中藏不住的失落?”

曹操看着这条评论,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说些啥了。

我会失落?嗯可能吧?

“嗯?司马懿?后来大魏怎么样了该死!”

曹操看到这条评论的回复后,顿时气极。

顿时一碗曹操盖饭完成了——

“来人!给司马懿送去!”

曹操用筷子把饭扒拉进碗里,最后命人将这碗饭送到了被幽禁在府中的司马懿手上。

大唐,贞观年间。

“玄成、玄龄,你们看这后世之人,竟将曹操与刘备混为一谈。这‘曹操字玄德’的调侃,倒是有趣。”

李世民捻须轻笑道。

“陛下,此等戏言虽则可笑,却也不可不察。若后世皆以戏谑待史,只怕终会以讹传讹。”

魏征正色道。

“确实。臣观这些评论,将不同时期的典故随意嫁接。就像曹操也是从未称帝。”

房玄龄含笑补充。

“最妙的是将曹操塑造成仁德之君。”

“若曹孟德泉下有知,听闻后人说他‘字玄德’,怕是要气得从陵寝中坐起。”

李世民摇头笑道。

“陛下,臣倒觉得此事可堪警醒。”

“史书记载贵在真实,若任由后人这般穿凿附会,只怕千年之后,再无信史可考。”

魏征看着这些有趣的评论,沉默半晌后说道。

“玄成所言极是。”

“不过这些戏言倒也印证了《礼记》所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房玄龄点头称是。

“二卿所言甚是至于这些后世笑谈——就当是茶余饭后的消遣罢。”

李世民见魏征一副认真的模样,摇了摇头微微笑道。

满清,康熙年间。

“这些后人啊,把曹操写得比关羽还重情义。”

“容若,你怎么看?朕读过《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但朕看里面的曹操可都是个‘宁我负人’的性子。”

康熙放下茶盏,轻笑道。

“皇上圣明。”

“依臣之见,这恰说明后世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往往带着自己的期盼。”

纳兰容若执壶为康熙添茶,沉吟道。

“说得在理。”

“就像朕读《史记》,发现后世对秦始皇的评说,也常带着当世的影子。”

康熙微微颔首。

“正是。”

“所以臣以为,读史贵在明辨。若只看这些戏说之词,反倒辜负了太史公‘究天人之际’的苦心。”

纳兰容若轻声应和。

北宋。

徐州。

“曹孟德要是知道后人这么编排他,怕是要气得跳脚。”

苏轼望着天幕上对曹操的争论,无奈一笑。

说完这句话后,苏轼陷入了沉默。

他刚送走黄楼宴饮的宾客,独自坐在亭中醒酒。

月光清冷,刚才的热闹仿佛还在耳边。

“刚才还满屋子人,这会儿就剩我一个了。”

苏轼揉了揉额角,神态有些疲倦。

他想起佛印和尚下午说的话:

“苏学士,你身边总围着这么多人,是怕一个人待着么?”

越是这般想,苏轼心头越是有些不对味。

他端起己经凉透的茶,正要唤人续水,却发现仆役们都己歇下。

就在这时,天幕上缓缓现出几行新字:

【只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