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有人在工厂到港岛的路上投毒,否则绝无可能。"
听着没什么问题:工厂有快速检验,两边海关会抽检,三方都留样,清洗流程也带杀菌消毒。
但既然存在风险,就得把漏洞堵上。
"一点漏洞都不能留。检验流程没问题,但采购入仓的快速检验得专业化。"
"建个我们自己的检测实验室,招几个专业检测员。"
"对了,流程得能拍宣传片,后续可能要邀请港岛消费者参观工厂全流程。"
吉米答应得很爽快,这不难——在工厂建个检验室,招几个人,买些检测设备就行。
"没问题,我安排人去办,几天就能搞定。"
这一步稳妥了,就该解决中途投毒的隐患。
"所有从工厂出发的车,车门要加锁。中途锁被打开,整车销毁,之后追究司机责任。"
吉米想了想,这也不难办。
就算海关要抽查,每天抽查的车辆有限,直接问海关查过哪几辆就行。
"这个也没问题。订一批带编号的锁具,不用钥匙,锁上就只能剪开。"
"海关检查有记录,不是海关开的锁,就让司机赔整车货物。"
林祖辉仔细琢磨着,觉得这样应该没什么问题了。
这套流程虽不敢说毫无漏洞,但想投毒绝非易事。
"就按这个流程办,抓紧布置。"
"我们要是猜对了,对方很快就会动手。"
吉米有点担心港岛的情况,这边卡的再严,港岛他们可是开门做生意的。
现在闭路电视很贵,他们做不到全覆盖。
要是在店里投毒怎么办?
“老板,这边没问题,要是港岛出了问题怎么办?”
“门店越开越多,真有人投毒,我们根本控制不了。”
这个林祖辉也没办法,渠道、生产可以管控,销售怎么管控?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真逼急了他。大家一起投毒,一起倒霉就是了。
“这个没办法,只能先保证舆论阵地不失守。”
“弄点新闻也就算了,真要敢投毒,百佳也是超市,我们一样能派人去投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