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尖旺地区的乱局,还需要几天时间筹备。
肥鱼心里清楚,林祖辉周二就要启程前往对岸出差一周。
他打算趁这一周时间彻底解决这件事,免得有人借机往林祖辉身上泼脏水,到时候他都不知该如何解释。
而此时的林祖辉,对这些暗流涌动一无所知。
昨晚与王凤仪深谈至深夜,两人最终决定将手头的资金用于购置商业大厦。
两人加起来十几亿的资金,足以买下几栋大型写字楼,日后既可以租给永辉和辉全使用,又能作为长期投资。
即便将来需要周转资金,也可以随时拿去抵押贷款。
如今他们手握巨额现金,想要购置物业相对容易。
这个时期的港岛土地资源还不算特别紧张,中环、铜锣湾一带仍保留着不少老旧楼宇,甚至连五六十年代建造的破旧厂房都尚未完全拆除。
这些土地都是几十年前以白菜价购入的,像置地、太古这类洋行,很多地块甚至是当年白送的。
建成的大厦业主出售后,既可以另觅地块新建,就算暂时没办法建成,在当下这个时点,现金远比房产来得珍贵。
随着回归日期临近,这类纯粹用于收租的物业转手率极高。
不少人即便不打算离开港岛,也在尝试分散投资。
只要价格合适,根本不存在非卖品的说法——毕竟租金回报率仅4左右,连通胀都跑不赢,万一地价下跌更是净亏。
两人谈笑间敲定了地产投资计划后,一起洗了个惬意的鸳鸯浴。
之后发生的旖旎风光,自然不言而喻。
----
次日清晨,林祖辉准时醒来。
他轻轻挪开搭在身上的玉臂,起身前往浴室冲凉。
当他擦着头发走出浴室,正在衣帽间挑选衣物时,发现王凤仪已经醒了,正坐在床上睡眼惺忪地望着他。
"辉哥,现在才七点多。"
她揉了揉眼睛,"怎么起这么早?今天有安排?"
林祖辉一边系着衬衫纽扣,一边随口答道:
"这段时间养成习惯了,醒了就睡不着。我去客厅看会报纸。你今天去公司吗?"
王凤仪拢了拢长发,想了想今天的行程:
"中午营销部要开个会,《永辉人生》已经播完了,我们要做个总结,再讨论近期有没有必要重播。”
“你找我有事?"
林祖辉原本想随手拿件灰色衬衫,但想到晚上还要去李首富家赴宴,最后还是选了件白色的衬衫。
"明天我就要去对岸了,今天一起见见吉米。”
“我不在的这几天,如果有紧急情况,你们俩商量着处理。"
听说事关公务,王凤仪整理了下睡衣,也起身下床:
"好,我去冲个凉。待会我们一起去公司。"
林祖辉应了一声。等他穿好衬衫,又选了件蓝色双排扣羊毛西装外套,这才走出卧室。
来到一楼客厅时,煮饭的佣人已经在餐厅忙碌,当天的报纸整齐地摆放在餐桌上。
林祖辉拿起《明报》,立即察觉到今天头版标题的锋芒格外锐利:
《究竟谁最爱港岛,谁会为这座城市的未来努力?》
细读之下,他明白金庸这次是下定决心要当排头兵了。
看来这位文坛泰斗,这次真是豁出去了。
又翻了几份其他报纸,发现媒体依然各执一词。
也有不少报纸在讨论"影视发展计划"计划。
其中一份甚至刊登了两张拼接照片:
邵六叔步入半岛酒店的镜头,与他进入半岛的画面并列。
报道信誓旦旦地称,林祖辉与邵六叔在半岛酒店会面,正是在商议继续推进影视改革。
《东方日报》的处理最为有趣,在两人照片中间插了一张华仔的小头像。
里面内容直指两人对华仔的回应不满,准备联合封杀,让华仔从此在港岛娱乐圈消失。
是要以此杀鸡儆猴,警告其他明星不得对这两位大佬有丝毫不敬。
林祖辉越看越觉得好笑,也越发感到有趣。
这些主流媒体,没有一家再对他过去的社团背景说三道四。
显然,他的核心目标已经达成。
至于政治理念和影视计划,大可徐徐图之。
距离回归还有十年时间,政治和商业都不是一朝一夕能见分晓的事,种子既已播下,自会慢慢生根发芽。
他随意翻阅着报纸,了解近期热点新闻。
此时港岛的股票、地产和投资市场异常活跃,大量报道都在渲染炒股暴富的神话。
翻了几份后,他就觉得索然无味。
这时王凤仪正好下楼,见林祖辉扫一眼就翻一页,不禁好奇:
"辉哥,今天报纸上没有你的新闻?怎么翻得这么快?"
林祖辉抬起头,发现王凤仪已经梳洗打扮妥当。
她身着白色半身裙,外搭黑粉双拼的时装外套,连手包都准备好了。
"我的新闻不少,但都没什么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