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金光小说>其他类型>我在大夏当皇帝> 第23章 金銮对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章 金銮对弈(1 / 2)

养心殿内,一缕檀香袅袅升起。

我执黑子,苏定方执白子,棋盘上已杀得难解难分。老将军虽已七十高龄,棋风却依旧凌厉如刀。

窗外春雨淅沥,打湿了新发的柳枝。自北疆凯旋已过半月,朝局渐稳,但更大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报——”小太监轻手轻脚进来,“忠勇侯求见。”

“宣。”

陈芝儿大步流星走进来,肩伤已愈,只是左臂还吊着绷带。看到我们在下棋,她撇撇嘴:“陛下好雅兴。”

“来得正好。”我推过一盘蜜饯,“尝尝江南新贡的梅子。”

她捏起一颗丢进嘴里,顿时酸得皱起脸:“苏老将军,您评评理——陛下要改革科举,那群老学究都快把我府门坎踏平了!”

苏定方笑而不语。我放下棋子:“他们怎么说?”

“还能怎么说?呗。”陈芝儿学着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说什么寒门学子不通经义,若允许他们凭算学、兵法参考,岂不天下大乱?”

我冷笑一声。这些世家大族,无非是怕失去对仕途的拢断。

“陛下,”苏定方突然道,“老臣倒有个主意。”

“将军请讲。”

“何不先从武举开始?那些武将家的纨绔,早该收拾收拾了。”

我眼前一亮。确实,比起文官集团,军方改革阻力会小很多。更何况有苏定方这样的开国元老支持

正说着,唐若雪抱着一摞奏折进来,见到陈芝儿便皱眉:“你伤还没好,到处跑什么?”

“哟,公主殿下管得真宽。”陈芝儿嘴上不饶人,却乖乖坐直了身子。

唐若雪把奏折放在案几上:“皇上,这是各地清丈田亩的结果。”

我翻开最上面一本,眉头越皱越紧。江南富庶之地,竟有七成田地记在世家名下,而缴税的不足三成!

“查!”我拍案而起,“让锦衣卫去查,这些田地是怎么到他们手里的!”

“已经查过了。”百姓为避税,自愿将田地挂在功名人家名下。”

陈芝儿插嘴:“这不就是变相兼并吗?”

“正是。”苏定方叹息,“老臣年轻时,自耕农还有十之五六,如今”

我踱到窗前,雨水顺着琉璃瓦滴落。登基以来,我才真正看清这个帝国的顽疾——土地兼并、科举僵化、军备废弛若非北狄内乱,恐怕此刻铁骑早已南下。

“改!必须改!”我转身道,“拟旨:即日起,清丈全国田亩,无论王公贵族,一律按实缴税!”

唐若雪欲言又止。我知道她想说什么——这会触动太多人的利益。

“陛下三思。”苏定方沉声道,“眼下朝局初定”

“正因为初定,才要快刀斩乱麻。”我打断他,“等那些世家结成朋党,就更难动了。”

正争论间,厉欣怡匆匆进来,脸色异常凝重:“出事了。”

她递过一封密信。我展开一看,是陈芝儿的副将写来的——北疆边军发生哗变,起因正是清丈田亩触及了将领利益!

“岂有此理!”我怒火中烧,“朕在前线拼命时,他们在后方侵吞军田?”

陈芝儿抓过信扫了一眼,转身就往外走:“我去处理。”

“站住!”我叫住她,“你伤还没好。”

“那帮兔崽子我了解。”她冷笑,“给他们脸了!”

我看向苏定方,老将军会意:“老臣随忠勇侯同去。”

二人离去后,唐若雪忧心忡忡:“皇上,改革是不是太急了?”

“不急不行。”我走到大夏疆域图前,“北狄虽暂退,西域诸国又蠢蠢欲动。若不大刀阔斧,十年后我们拿什么抵御外侮?”

厉欣怡突然道:“或许该换个法子。”

“恩?”

她狡黠一笑:“世家大族最在乎什么?面子。不如先从他们子弟入手”

听完她的计划,我和唐若雪面面相觑。这女人太毒了!

三日后,太极殿早朝。

我当众宣布成立“皇家书院”,招收天下英才,无论出身。更爆炸的是,书院将教授算学、兵法、乃至海外奇技!

“陛下!”礼部尚书当场跪了,“这这有违圣人之道啊!”

“爱卿别急。”我笑眯眯地说,“书院院长由永安公主担任,朕亲自授课。”

这话一出,反对声小了一半。毕竟没人敢公然质疑皇帝和公主。

“至于学员”我故意顿了顿,“就从各位爱卿家中择优录取吧。表现优异者,可直接入翰林院。”

朝堂顿时炸开了锅。翰林院!那可是通往内阁的捷径!原本义愤填膺的大臣们,瞬间开始盘算自家哪个子侄聪慧

退朝后,厉欣怡在御花园等我,笑得象只偷腥的猫:“怎么样?”

“厉害。”我由衷赞叹,“不过你真要亲自教那些纨绔礼仪?”

“不然呢?”她眨眨眼,“总得让他们知道,青楼出身的郡主,比他们这些&039;贵公子&039;强在哪。”

我忍不住揽她入怀。这样的女子,怎能不爱?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