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城外的硝烟与血腥味,在接连数日的风雪吹拂下,终于渐渐淡去。残破的城墙正在民夫与兵卒的合力下加紧修补,城内外堆积如山的怪物尸体被集中焚毁,以免滋生瘟疫。阵亡将士的遗体被小心收敛,登记造册,准备择日统一安葬于城西新辟的英烈陵园。
杨宗毅身受重创,虽经随军太医和陈芝儿带来的珍贵丹药全力救治,保住了性命,但元气大伤,形容枯槁,已无法再承担北疆统帅之重任。他躺在帅府病榻上,见到朕前来探视,挣扎着想要起身,被朕轻轻按住。
“老臣无能,累陛下亲涉险境万死”他声音微弱,充满愧疚。
“老将军言重了。”朕坐在榻边,看着他苍白的面容和空荡的袖管(其左臂在最后冲锋中被怪物撕断),心中亦是感慨,“若非老将军与朔州将士拼死血战,拖住敌军,朕亦无机会摧毁那邪物。你乃国之柱石,功在社稷。且好生养伤,待康复之后,朕另有重用。”
安抚了杨宗毅,朕又亲临军营,慰问伤兵,目睹了战争带来的惨痛,更坚定了朕必须尽快提升国力、以更强力量御敌的决心。
十日后,北疆局势初步稳定,朕留下部分精锐协防,并擢升杨宗毅的副将暂代北疆军务,随后便带着厉欣怡、陈芝儿以及重伤的杨宗毅,乘坐修复后的“风行梭”,返回京城。
凯旋的消息早已传回,京城万人空巷,百姓箪食壶浆,涌上街头,只为亲眼目睹陛下天威。当“风行梭”在禁军仪仗的护卫下缓缓飞入皇城时,“万岁”之声如山呼海啸,直冲云宵。朕在朔州展现的“神迹”已通过种种渠道流传开来,在民间,皇帝的威望已被推向了近乎神化的高度。
次日,大朝会,金銮殿上气氛庄严肃穆,又带着一丝劫后馀生的激动。
朕端坐龙庭,首先对朔州之战进行总结与封赏。
“北疆一战,赖将士用命,上天庇佑,终克强敌,扬我国威。”朕的声音传遍大殿,“杨宗毅老将军,忠勇无双,身先士卒,负伤致残,特晋封为‘镇国公’,世袭罔替,赏金万两,田千顷,于京中赐府邸静养。”
虽已预料,但当“世袭罔替”四字出口时,殿中仍是一片低低的哗然。此等殊荣,在本朝极为罕见。
“杨猛,勇悍果决,屡立战功,擢升为朔州副将,领总兵衔,赏”
朕一一念出有功将士的名单,封赏之厚,远超常例,无人提出异议。此战之惨烈与意义,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封赏完毕,朕话锋一转,目光扫过群臣,最后落在厉欣怡与一旁垂首而立的睿亲王等人身上。
“然,此战亦暴露我大夏诸多不足。罗刹蛮夷,已掌握诡异邪术,可驱使怪物,干扰天机,其威胁远超以往。若我辈仍固步自封,不思进取,今日之朔州,未必不是明日之京城!”
朕的语气陡然转厉:“故,朕决意,革故鼎新,强军富民,以应对未来之大变局!”
“厉妃。”朕点名。
“臣妾在。”厉欣怡出列,经过北疆之行,她身上似乎多了几分沙场淬炼出的锐利。
“你于北海侦查、朔州献策、以及保障后勤有功,更兼熟悉经济商事。朕命你,总揽‘矿物燃料勘探司’事宜,加快北地油田之开发建设,工部、户部需全力配合。朕要你在一年之内,让北地产出之‘猛火油精’,可稳定供应北疆边军之用!可能做到?”
这是将“黑油”开发的主导权,明确交给了厉欣怡,并且设置了明确的时间表和军事优先的目标!
厉欣怡凤目中爆发出惊人的神采,毫不尤豫地躬身:“臣妾领旨!定不负陛下重托!”她知道,这是陛下顶住压力,给予她的最大信任与舞台。
果然,睿亲王等人脸色顿时变得极为难看。但陛下刚刚携大胜之威,又刚刚厚赏了军方,此时若再以“祖制”、“与民争利”等理由强烈反对,不仅不合时宜,更可能触怒龙颜。几人交换了一下眼神,终究是睿亲王深吸一口气,出列道:“陛下圣虑深远,老臣并无异议。然,开发之事,关乎国计民生,仍需谨慎,望厉妃娘娘能以国事为重,循章而为。”这话看似服从,实则暗藏机锋,提醒厉欣怡不可肆意妄为。
厉欣怡只是淡淡瞥了他一眼,并未回应。
“陈妃。”朕继续点名。
“芝儿在!”陈芝儿连忙出列。
“你研制之‘净化弹’、‘灵炁法阵’、‘风行梭’于此战立功甚伟,格物院当为首功。朕命你,继续主导格物院,集中精力于三事:一,优化‘源晶’获取与应用,研制更强军械。二,深入研究罗刹邪术与怪物之弱点,寻求根本克制之法。三,改进‘风行梭’等便捷交通工具。所需资源,一应优先!”
“是!陛下!”陈芝儿兴奋地小脸通红,对她而言,能心无旁骛地搞研究就是最大的奖赏。
最后,朕看向一直沉默协助朕稳定后方的唐若雪:“唐妃。”
“臣妾在。”
“朕北征期间,你坐镇中枢,协调各方,保障有力,功不可没。即日起,晋你为皇贵妃,协理朕处置日常政务,六宫之事,亦由